下载此文档

论文设计法律与理性.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1 / 18
word
摘 要
理性,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它不仅是人类的进步象征,同时也是维护和推动人类文明文 化和社会开展的原因所在。因此说,凡有利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开展的一切现象,无不表现人 类的理性胁。为了摆脱人类互相残杀,防止人类的消灭, 人们便要求订立契约,把自己的一切自然权利交给整个社会,使其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 之下,从而使自己获得切实保障的社会权利。这就是实在法〔或叫成文法〕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但就法律自身应有的职能,如保护全社会人的利益和公正、严明来说,它确实是反映了人们的意愿。出于人们的社会需要,自然也是人类的理性表现形式。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法律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开始,有四千多 年的开展历史。中国夏代已进入奴隶社会,并有了国家和法律。夏代法律古文献称作“禹 刑〞禹刑的具体内容虽已无法考证,但从《左传》所引的《夏书》片断如
word
word
5 / 18
word
“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可以看到夏的一些罪名,刑名和刑罚适用原如此。夏作为一个阶级王朝,习 惯法仍占重要地位。所谓习惯法是指国家认可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习惯,是未成文法 的一种。也是法的渊源之一。继夏而起的是商。商是奴隶制大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有关汤刑的内容和墨、劓 、宫、大辟五刑制度,在古文献中有较早记载。商代的 刑制以完备著称于世。商后是周 。周初政治家周公旦在教导诸弟子如何统治商族遗民时,强调要“用义刑义杀〞。即在公正 的前提下从轻处罚。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法制开展的最顶峰,也是法制比拟进步的时期,周初在“明德慎罚 〞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一套断罪量刑的原如此。如区分故意与过失,一贯与偶犯,罪疑从赦。 以此防止冤假错案和量刑不当的问题。公元前554年X国卿子产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布,限 制了当时贵族临时定断、任意出入人罪的特权,成为中载:周代确定的“同姓不昏〞,和“嫡长子继承〞制度,对后世的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近八百年间,即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也是法律思想非常繁荣 的时期。当时各种学说纷纷兴起,百家争鸣,其主要争论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国治民安的问题 。所谓百家争鸣,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家,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重视道德和礼貌的作用。要某某行“礼 治〞、德治、和“人治〞。认为德礼教化比政刑会有更好的效果。即所谓“导之以政、齐之 以刑、民免而无耻〞。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意思是,用行政或法律 的 手法会使人失去自尊,这样反而更不好管,如果用德和礼的方法指导人、教育人,会使人知 耻辱,按规距办事。 荀子,即荀况,虽然也是儒派人物,但他主X的“礼治〞与孔孟的“礼治〞不尽一样, 他说:“礼也,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⑥认礼中有法,法出于礼。荀子的学说,开 创了以后主X礼刑合一,儒法合流的学派。 墨家,以墨翟为代表,主X以天为法,循法而行。认为饥寒是犯罪的原因。主X在经济 上重生产、节约、利民,在刑法上主X“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执法要严 明公正〞。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也即互相帮助。 道家,以老子〔老聃〕、庄子〔庄周〕为代表。他们以“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反对 制定各种礼法制度。主X一切顺乎自然,即“无为而治〞。认为“法令滋漳〞反而“盗贼多 有〞。道家趋向于法律虚无主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主要是在法家的主X伸展下搞起来的,法家从历史上总结了治国 经验。论证了法的性质和作用,从而排除了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思想。提 出“不务德而务法〞、“任法而弗躬〞的法治主X。战国前期,大约在公元前四百年,魏国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是魏文候的相,在他主持下,对以前的各种法制实行改革。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 能,建立中央集权制;二是制订
word
word
5 / 18
word
“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尽地力〞是设法调动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善平籴〞是稳定粮价,建立平价粮仓库;三是著《法经》实 行法治。李悝编纂《法经》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法典。继春秋战国之后,是秦王朝的建立。秦王朝从公元前期221年统一六国,秦始皇称帝, 到秦二世亡,虽然只有15年的时间。但它在法制建设上的贡献却是举足轻重的。尤其作用商 鞅变法,实行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如对文字、道路、度量,包括土地实行改革。即所谓“车 同轨、书同文〞,统一量具,衡器。尤其重要的是秦朝的法律《秦律》,对以后两千年的各 封建王朝的法制更加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公元654年的《唐律疏义》集中了唐代以前

论文设计法律与理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6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