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9
省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前 言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和商务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商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在回顾总结"十五"发展历程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前景广阔
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经过清理整顿,在发展建设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办区方针,在营造政策环境、理顺管理体制、注重排忧解难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十五"期间,,%;,是"九五"期间的6倍多;截至20XX底,全省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42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快、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成为全省开发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5 / 49
——外经合作健康运行,对外投资有所突破
坚持"以大揽大、主动出击"的方针,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十五"期间,,%;外派劳务累计8531人次,%,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380%和27%。一批大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完成,对我省设备、技术和劳务输出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十五"期间带动设备出口9000万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00%。截至20XX底,全省具有对外经营资格的企业达34家。省建总公司、中铁三局、十七局、十二局、同煤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在境外承揽的一批大型工程项目,对提高我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示带动作用。五年中,我省企业共获得多双边无偿援助项目10个,接受无偿援助资金2050万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心、毛里求斯纺纱厂等一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我省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了积极的示带动作用。
7 / 49
——积极应对"入世"机遇与挑战,深化商务改革成效明显
我国加入WTO使全省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商务部门按照依法行政、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创造环境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完善的工作联络机制,主动应对贸易摩擦,不断提高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外贸实现统一管理,省、市两级商务机构全部建立。国有商贸企业经历了分立分设、组建集团、托管经营、职工身份置换、产权改革、组建商贸资产经营公司等改革发展历程,改革、发展、稳定三方面关系统一协调、全面推进,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政企分开奠定了扎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省的国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我省未来五年商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是商务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战略,服务经济发展全局,是商务发展的根本宗旨;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是商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不断深化商务体制改革,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商务发展的强大动力;总揽全局,突出重点,注重调研,狠抓落实,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商务队伍建设,是搞好商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8 / 49
"十五"期间,我省商务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利用外资规模较小,招商引资的项目基础薄弱,招商引资政策和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投资环境不宽松等都是导致我省利用外资滞后的重要因素。二是开发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开发区数量还是开发区经济总量都落后于中部其它省份。区企业中产品技术含量高、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性强的不多。三是进出口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增长依赖于出口的增长,出口增长又主要依赖于焦炭、煤炭、金属镁等初级产品的拉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不高,贸易方式单一,贸易增长质量不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四是流通总量偏小。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不足,农村市场开发任务艰巨,市场秩序整治任重道远。此外,外经发展不平衡、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等都是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省商务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来看有利发展。
主要有利条件:从大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总体上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贸易投资更加活跃,有利于我省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宏观政策看,国家
山西省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