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页
两个人特别相爱,尽管都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但爱情不能让人怀疑。然而他们之所以走上绝命的道路,是因为放不下对爱情的悲观。想当时,他们也是心甘情愿地和结婚对象盟誓的,并且也有过甜蜜而温馨的爱情生活。然而随着日子的增加,爱情中关于激情的成分慢慢消退,有的家庭因为缺少激情,甚至连亲情都不复存在,就如凛子的家庭;而有的家庭,虽然没有激情,亲情却变得深厚起来,就如久木:虽然彼此冷淡得没有什么沟通,但是就在临别时,夫人还是给他打算好了入秋的毛衣,而他,也因为不舍几十年的“家”,迟迟不愿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而此时此刻深深相爱的两个人,并非因为家庭的牵绊没有结合,只是因为意识里胆怯甚至说很明确地知道,就算如此深爱,也不会许久。因为爱情终究是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惰怠的。
所以说,他们的死,与其说是因为恐惊于世俗的不容(其实世俗的不容多半是起源于过多的嫉妒),不如说是对于爱情没有信念,所以干脆不如“在最华蜜的时候”彼此拥有,再不分开。
我从小说中还体会到的一点是,爱情的确是一种不能缺少激情的短暂华蜜。不管是少年时的恋爱,婚姻前的恋爱,还是婚外情的恋爱,彼此能够享有爱情的甜蜜和苦痛,也不过是短短2年的时间。之后的日子,不管是结合,还是分开,所感觉到的只剩下爱情的倦怠。婚姻,只是因为各种契机而造就的结合,并不能说明,结婚的那个,是自己唯一爱的人,或者说最爱的人。好在,结婚后,彼此因为经济的联合、生活的照应,多了一份比爱情更能长久、更加实在的亲情。
因此,凛子和久木的殉情,好像是在告知我们,最为华蜜的爱情,要么在高潮时通过生离死别定格为永恒(就似乎拍了照片一样),要么,就只能落得个渐渐倦怠为亲情、友情或者无情的结局。
凛子特地去看过久木的夫人,她的感受是“她也是那么好”。这更加坚决了她对爱情不能长久的认同。于是,因为放不下对爱情的悲观,她选择了“定格”。而总是描画着凛子先生英俊外表的久木,亦是如此。
于是,当爱情一时之间成为他们的生活重心时,他们选择了死。
《失乐园》读后感领悟书评范文3
“广袤无边的大海上,太阳慢慢隐入海平面。落日的余晖像鲜血一般洒在海面上,久久萦绕不曾散去。一阵狂风吹过岸边的樱花树丛,多数的花瓣像雨点一般打在水面上,引起小小的涟漪。最终,夜幕驾临,一切归于安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也似乎什么都已经发生过了。”读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我的脑海中马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我看来,这场景是对久木和凛子最好的告辞。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要问,爱究竟是什么?小说的一起先,凛子便在欢愉之中突然发出了“好可怕……”的呢喃。可怕的是什么?我想,可怕的是爱。是爱,让楷书一般端正秀丽的凛子沉醉于鱼水之欢;是爱,让年过半百又职场受挫的久木重燃生活激情;是爱,让两个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这么看来,爱是罪恶,爱也是让人焕发青春的良药。
这两个中年人在爱情中遗忘了自己的身份,遗忘了自己的责任,也遗忘了社会的道德,他们的爱是纯净的,而正因为这份纯净,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要把爱持续下去。有过感情经验的他们都清晰地知道,感情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消逝和关系的长久,爱情再也不会像最初时那样纯正而剧烈。
为了恒久留在最痴迷的爱的乐园之中,他们选择死亡,以这种刚烈的方式使他们的爱情保鲜,永不变质。这种观点和张爱玲不约而同,张说:“或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红玫瑰,一个白玫瑰。取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爱情,大抵如此,总会变,总不能许久。
我所看到的久木和凛子的爱也是无望而炽烈的,每一次见面都非常难得,因而每一次相见都以一种近乎无望的心情紧紧缠
《失乐园》读后感领悟书评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