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
第1页,本讲稿共20页
一、篮球意识的概念及其形成的规律
1、概念:
所谓“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包括学习理论知识、练习技术、战术和参加比赛),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而产生术配合,最 基本的共性结构特点是:
①五个人必须协同地、有节奏地、在移动中进行配合;
②队形部署要保持一定的纵深距离;
③强侧与弱侧人员的流动要适宜,做到点面结合;
④一旦同伴投篮结束进攻,要组织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
⑤个人持球不宜久,要用球转移和人移动相结合调动对手;
⑥一旦结束进攻(投中或失球),要及时组织转入防守,保持攻守平衡。
第10页,本讲稿共20页
(2)、阵地进攻中配合的普遍规律是:
A、强侧进攻时(包括中锋在强侧):
①有球队员利用无球队员形成配合;
②有球队员传球或运球给同伴做配合;
③无球队员主动给有球队员做配合;
④无球队员之间进行配合;
⑤注意弱侧同伴的行动与协同配合;
⑥当同伴投篮时冲抢篮板球,或失球时离篮远的队员即可转入撤防。
第11页,本讲稿共20页
B、弱侧进攻时(包括中锋在弱侧):
①主动给另一无球同伴做配合;
②附近同伴主动给自己做配合;
③个人捕捉战机利用同伴和防守对手形成某种配合;
④注意有球强侧进攻的同伴行动,积极协同配合;
⑤当同伴投篮时冲抢篮板球,或失球时离篮远的队员即可转入撤防。
第12页,本讲稿共20页
C、球在篮下(内线)时
①持球的内线队员与不持球的内线队员进行配合;
②持球的内线队员与外线队员进行配合;
③持球的内线队员主动进行强攻;
④不持球的内线队员或外线队员主动给内线持球队员进行配合;
⑤积极冲抢篮板球,或转入撤防,保持攻守平衡。
第13页,本讲稿共20页
(3)、阵地进攻中基本的配合形式是:
①中锋与前锋的配合;
②中锋与后卫的配合;
③中锋与中锋的配合;
④前锋与前锋的配合;
⑤后卫与后卫的配合;
⑥后卫与前锋的配合;
⑦中锋、前锋、后卫之间的配合。
上述锋、卫间配合的方法不外乎:掩护、策应、传切、突分这四种基础配合在人数、方位、线路以及时间、空间上的变化。
第14页,本讲稿共20页
2、明确战术位置及其职责,掌握战术行动规律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要求战术配合中更富于机动性、应变性。所以随之提出了打破战术分位固定化,提倡消除锋、卫界限。这无疑是最理想的,也是篮球运动发展中带某种趋势性要求,应力求把运动员培养到符合这一要求。然而上述原则要求与比赛实际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打破锋、卫界限,并不是不要一定的位置分工,而是在一定位置分工职责基础上,努力做到全面、灵活、多变。这是由于各种战术结构及其位置要求上的不同,加上运动员个人技术、意识、身体等各种因素上的区别,因此对运动员明确一定位置分工及其之间的关系,是形成他们各种位置上专门意识的重要环节。
□
第15页,本讲稿共20页
3、重视在战术训练中培养视觉的选择
在技术训练中,强调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训练和培养,这是“篮球意识”形成的“门窗”。强调在技术训练中训练一般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视觉的选择能力。为了保证运动员在双方战术制约下,行动反应的准确性,除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一般视觉后的分析综合外,还必须培养正确的视觉能力的选择力,这样才能做出瞬时判断的正确行动。比赛中战术配合,要求运动员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把视线集中在特别引人注意的位置、区域和人物身上,这是培养运动员战术应变意识的正确基础。所以在战术训练中,更要强调运动员扩大视野,要善于把场上其它几个队员的行动,收入到自己视野范围内,并从中进行观察选择与分辨,然后决定下一个行动决策。
第16页,本讲稿共20页
4、在针对性战术训练中培养 独 立作战的应变力和攻击力
灵活运用与应变篮球技术、战术的能力是反映运动员是否具有良好“篮球意识”的标志。这在战术训练中更应该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以使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任何一个战术性行动都具有针对性和应变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运动员独立作战能力,其实质就是培养他们“篮球意识”的反应力。通常情况下技术全面熟练,意识良好,必然运用技术、战术的针对性强,应变能力高、攻击力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
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