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字母能表示什么》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字母能表示什么》
二、教学目的设计
1、知识技能目的: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牙签,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牙签.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牙签?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牙签?你是怎样得到的?
(4)假设用n表示所搭的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牙签?和同伴进展交流.
(5)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牙签
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自己来动手动脑想一想、做一做,再和其他同学议一议,同学之间注意分工,注意之间的合作。经历操作和考虑,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有的学生借助拼摆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可能在试图寻求一般化的规律。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从以下多个角度来考虑:①我们可以看成第一个正方形是用四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4+3(x—1)]根;②上面的一排和下面的一排各用了x根,竖直方向用了(x+1)根小棒,共用了[x+x+(x+1)]根小棒;
③把搭第一个正方形的方法看作是先搭1根再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1+3x)根;④把每一个正方形看成是用4根搭成,然后再减去多算的根数,就会得到4x—(x-1).总之,应该注意每种表示形式和详细摆法要互相对应(符号表示和规律,数和形的对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发挥,鼓励学生探究,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方法,而且要和其他同学进展交流,使得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受益,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然后带入详细的值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设计目的】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主体.“数一数"是最原始的方法,学生不难得到。“试一试"更进一步,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需要学生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和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想一想”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经历探究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分析、猜测、类比、论证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活动2: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鼓励学生尽可能回忆并写出以前所学过的法那么和公式,如结合律、分配律、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等,同时请学生说出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在这里可以用表格的形式给出来。
两个探究活动完成后,老师可引导学生进展小结:字母表示数可表示哪些方面?字母代替数可带来哪些方便?
【设计目的】自然过渡到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公式、法那么,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稳固了新知,把以学知识纳入新知,让学生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三)变式稳固训练:
(1)温度由t℃下降 2℃后是 ℃;
(2)今年李华m岁,去年李华 岁,五年后李华 岁;
(3)a的15%减去70可以表示为 ;
(4)某商店上月收入为a元
字母能表示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