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体与运动”之教学反思资料.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体与运动”之教学反思
  摘 要:“人体与运动”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的第一课,是一节以知识讲授为主的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体与运动的关联,激发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身体机能的变化,从而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参与“人体与运动”之教学反思
  摘 要:“人体与运动”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的第一课,是一节以知识讲授为主的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体与运动的关联,激发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身体机能的变化,从而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可以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骨骼;关节;肌肉
  中圖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1-0116-01
  为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运用设问法、讲授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师生互动,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之后,对“人体与运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对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实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让人很是无奈和苦恼:在本节课知识讲授方面,唯恐知识点讲得不足,讲得不够,讲得不透,把七年级学生的学段水平无意中拔高了;在教案的设计中唯恐内容不全,出现了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等,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对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挫伤。
  二、形式重于内容,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本节教材教学内容设定是完整的: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相互关系及三者与运动的关系。课程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掌握基本知识点并领悟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教案设计时,注重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到教学小结,注意了整体的形式;在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中还注意了局部结构的构成。但在课堂教学之后发现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在讲解“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这部分时,严格按教材分两步进行板书:①认识骨骼和关节。②认识肌肉。这样不利于学生从运动系统这一整体概念来理解这三个基本知识点。其次,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单列教学,易给学生造成思维不清晰的影响,虽在教学中用“杠杆”这一概念来进行整体理解和修补,但效果还是打了折扣。最后,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与运动的关系是作为重点部分进行分析讲解,理解起来较难。除了这两个概念的讲解,教学过程中没有运用人体实例或人体模型(条件欠缺)进行演练或模仿成了更大的缺憾。
  三、环节修完整,细节定成败
  教学环节、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讲解到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与运动的关系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杠杆原理),然后导出下一环节,即三者相互协作产生运动动作(足球射门),再导出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因疏忽大意,实际授课中漏掉了第一个环节,因此,少数学生感到茫然,不能理解,影响了对知识体系的接受。参照教材在强调运动的作用时,有两处表述,即“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和“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仔细斟酌认为应该表述为“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人体与运动”之教学反思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