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共 12 页
8、《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9、《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闻中的地理学问,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探讨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闻,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闻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10、《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事上起战国初年,下至秦灭六国,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胜利,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记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11、《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又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2、《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特地从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3、二十四史
是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自《史记》到《明史》的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结集,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的都是断代史。其前四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汲取历代兴衰成败的阅历教训,并将其作为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借鉴)不属于“二十四史”。
14、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15、四库全书
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 461种,79 309卷,分装为36 000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提倡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中国古代古籍名著15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