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古诗两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 古诗两首
池上
教学目的: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浮、萍”.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妙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淘气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考虑: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得意、纯真和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稳固练习。
.
《池上》.
《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小儿垂钓
教学目的:
1。 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才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精品文档请下载)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考虑:“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考虑: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精品

20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racyx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