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景山》教学设计.doc1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1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游景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累、冲",理解25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本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至7自然段。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在分段中能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作为分段标志,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教学难点:讨论分段和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2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冲";能根据词语选择字义。
2.能抓住地点变换的词语进行分段,理解第1段的主要内容。
3.感受北京景山公园美丽的景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1秋游景山
(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去过北京吗?是否游览过北京的景山公园?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
(3)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景山公园,去领略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吧!
(4)录音朗读,学生闭目欣赏。
2.自学生字词,理清脉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学会本课12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新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字词效果。
①指名轮读课文,集体正音。
3
②质疑释疑。
(3)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①作者在景山游览了哪些地方,用"——"在文中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②教师点拨:"朝西望、向南望、往东看"是作者登上万春亭所看到的北京城的景色,因此把它们归并在一起。
③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3.学习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思考:在什么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物?
(1)联系上下文理解"红柱黄瓦""映衬""节日的礼花""千姿百态"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3、4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段,理解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仿写一个总分语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4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齐声朗读第2段,说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