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 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京剧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青衣) 、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 、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化妆用脸谱, 音色洪亮, 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 如包拯;以做功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为文丑与武丑。京剧脸谱分类: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 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 称为“文场”。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