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简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Paul Jobs) ,出生于 1955 年2月 24 日。 1972 年高中毕业后,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只念了一学期的书; 1974 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时年 21岁的乔布斯和 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 ipad 、 iPod 、 iTunes Store 、 iPhone 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 乔布斯同时也是前 Pixar 动画公司的董事长及行政总裁(Pixar 已在 2006 年被迪士尼收购),这间公司如今已成为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的制作厂商乔布斯还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最大个人股东。荣誉? 1985 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 1997 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 2007 年,史蒂夫·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了年度最伟大商人。? 2009 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 CEO ,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优秀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三要素?一、清楚要做什么?二、理解特定情况下起作用的所有潜在力量?三、有勇气采取行动来让事情变得更好一、清楚要做什么?简单的用户体验才是王道。苹果的设计师 Jonathan Ives 曾说过, “无论我们开发什么产品,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使产品变得简单易用, 因为人们天生青睐简单易用的产品。”乔布斯从来不为技术而技术,也从来不会因为方便而把大量花哨的功能塞到产品里去。他宁愿减少产品的复杂功能,也要尽力做到简单和易于使用。许多苹果产品都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 苹果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简化”。在乔布斯看来,少即是多。“苹果的核心优势就是知道如何让复杂的高科技为普罗大众所理解,随着科技日趋复杂,这一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乔布斯对《纽约时报杂志》说。 OS X 的界面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新的用户需求。由于新系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甚至对多年的老 Mac 用户亦是如此——乔布斯着眼于尽可能地简化 OS X 的界面。比如,在老版 Mac OS 中,大部分系统功能的设置都隐藏于大量菜单之下或系统对话框之中。建立一个网络连接,需要去 6个不同的地方才能完成设置。?为了简化界面,乔布斯把尽可能多的设置项目都集合到了一个“系统预置”功能中,并将其放在一个叫做“ Dock ”的新型导航工具栏上。 Dock 是一个放置在屏幕底部的工具条,上面满是图标。最常用的程序和回收站都放在了这里。 乔布斯坚持要尽可能多地去掉界面上的元素,他说窗口里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这些窗口本身。他这种去繁从简的愿望砍掉了一些主要特性, 其中包括设计师们努力好几个月才完成的单窗口模式。 乔布斯讨厌打开多个窗口。每次一个新文件夹或者新文档打开的时候, 就会弹出一个新窗口。很快,屏幕上就会充斥着层层叠叠的窗口。于是,设计师们创造了单窗口模式,所有的东西都在同一个窗口中打开,不论使用者用的是什么软件。这个窗口可以显示工作表,也可以是一个文档或者一张数码照片。其效果就像你在不同的网站之间浏览,但都呈现在同一个浏览器窗口里,只是在这里变成了储存在本地磁盘上的不同文件而已。 有些时候,系统这样运行倒还不错,但窗口经常要随着不同类型的文件而重新设置大小。当一个文本文档运行时,窗口最好设置得较为狭长,这样容易在上下文之间滚动。但是如果用户打开一个横向格式的图像,窗口就不得不加宽。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让乔布斯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一个系统需要设计师在窗口工具栏上设置一个专门的按钮,以让用户选择是否允许窗口自动调整大小。但为了简化界面,乔布斯决定,去掉这个按钮,因为,他可以忍受手动重新设置窗口大小,但不能接受有多余的按钮。二、理解特定情况下起作用的的所有潜在力量?乔布斯知道 OS X 必然会在苹果外部软件开发商之间引发轩然大波,因为他们不得不重新编写软件来运行在全新系统上。即使 OS X 拥有了不起的开发工具,这仍然会引起开发者的反弹。乔布斯和他的高管层努力去说服软件界人士。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策略——如果他们可以说服最大的三家公司接受 OS X ,其他公司也就会跟从了。这三家公司是微软、 Adobe 和 Macromedia. 这个策略的确见效。微软从一开始就支持了 OS X ,这得益于乔布斯在 1998 年与比尔-盖茨达成的为其提供 5年软件支持的交易。但是 Adobe 和 Macromedia 没有快速将 Photoshop 和 Dreamweaver 等大产品转向 OS X. 最终,
乔布斯的商业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