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江天暮雪》孤本说起.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江天暮雪》孤本说起.docx从《江天暮雪》孤本说起
沈不沉
1983年,刘湘如同志在《戏剧电影报》第42期上撰文说,己 经失传了的宋元南戏《崔君瑞江天暮雪》新近得到福建庶民戏老 艺人20年前的一个口述本,叫做《琥珀岭》,“算是全得当时我曾修改。 《纳书楹》等曲谱所收的套曲之所以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现象,原 因就在于它们不是同一个演出本。它们有的可能是海盐腔,有的 可能是昆山腔,庶民戏则据说还是四平腔。这些声腔用的本子各 不相同,这是完全正常的。张大复编的《寒山堂曲谱》还在这本 戏的名下加了一条注:“近人改作《江雪舟记》,恬不知耻。”可见 当时还有一种叫做《江雪舟记》的改编本。尽管我们无法考定它 的声腔,但肯定是另一个本子,这是毫无疑间的。
由此可见庶民戏《琥珀岭》的记录本,并不是,也不可能是 《南词叙录•宋元旧篇》中著录的《崔君瑞江天暮雪》的原本, 而是一种同题材的移植本或改编本。笼统地、不加分析地说它就 是宋元南戏《崔君瑞江天幕雪》仅存的“孤本”是不科学的,容 易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混乱。如果定要说它是“孤本”的话, 也只能说它是庶民戏的孤本。如同说《天降雪》是婺剧的孤本;《降 天雪》是瓯剧孤本一样。据说,梅兰芳先也藏有一本《江天雪》, 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个“孤本”。这“孤本”二字的内涵是不能随意 扩充的。
历代的戏曲脚本在不同声腔的连续演出中不断地修改,甚至 同一种声腔所传下的本子也往往面目全非,这种事己屡见不鲜。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琵琶记》。它的版本传世的不少,如陆贻典抄 本、明刊巾箱本、凌蒙初翻刻本、以及明人李卓吾、陈眉公、毛 声山等评点本等。要说“孤本”,上述的每一种至今也都还没有第 二个本子,都可以说它是“孤本”。但却不能说它就是高则诚原作 《琵琶记》的“孤本”。后世的学者也不过认为陆贻典抄本比较接 近高则诚原作而己。
凌蒙初的翻刻本《琵琶记•凡例》中有如下一段话:
《琵琶》一记,世人推为南曲之祖。而特苦为妄庸 人强作解事,大加改窜,至真面目竟蒙尘莫辨,大约起 于昆本。上方所称“依古本改定”者,正其伪笔。颠倒 错讹,为罪之魁。厥后“徽本"盛行,则又取其本而以(己) 意更易一二处。然仍之则多,而世人遂不复睹原本矣。
凌蒙初的这段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同 一个戏曲剧本传到后世会有如此之多的修改和增删,以至”真面目 竟“蒙尘莫辨” ?除了声腔、剧种的表现形式上的外在原因外, 还有内在的原因,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变更;出版者、 评点者和修改者和原作者在世界观方面的差距等。这样的例子, 在历代的戏曲剧本中可以信手拈来。《王魁负桂英》会变成《王魁 不负心》,变成《桂英诬王魁》,甚至死后还阳,成了皆大欢喜的 团圆结局(《焚香记》)。马踏赵五娘、雷击蔡伯喈的温州南戏《赵 贞女蔡二郎》会变成《琵琶记》而以一夫二妻团圆。与原作相比 较,何止有天壤之别?
数十年来,戏曲史家们在考证剧目故事来源方面确实煞费苦 心,出了不少专著。现在所知道的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 奇,绝大多数都能从典籍上找到出处。这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 的。惟独剧目流变的历史却绝少有人留意,至少是直到现在还没 有一种著作专门研究一个具体剧目、乃至一个具体曲牌的历史演 变轨迹。从整个戏曲史的研究范畴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我们的戏曲史缺了这一门,至少是不全面

从《江天暮雪》孤本说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