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师
刘海燕
任教年级
五年级
课题
打
教材分析
内容要求: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用 来通知有关人到场。例如在上个星期天,市二院送来一名急诊病人,情况十分的危急,值班领导要用 通知3名还在休假的医生赶回医院。:假设这位值班领导采用打 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通知完这3名医生,需要多长时间呢?〔需要3分钟〕他怎样通知需要3分钟?既然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慢,费时间,那你们能不能找一个省时的方法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
、出例如题:刚接到学校通知,有一个紧急演出,让我们学校的合唱队去参加,离演出时间很少了,合唱队共有15人,如果用打 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老师设计一个打 的方案。
一个一个打
先通知一名医生,再让这名医生帮助通知另一名医生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先说出各自的方案,然后在小组中推选出最正确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设计的过程,用文字、图形、颜色等符号表示在练习纸上。
③想一想,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法可行吗?共需要几分钟?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3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 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3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3通往15的桥梁。
说清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缚;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学情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四〕、稳固练习,知识延伸
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探索成果展示给大家分享?
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会新增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
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今天,就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方案1逐一通知,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
方案2:分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3:分3组,每
打电话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