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力及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式:F浮= 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ρgV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密度计:在多种液体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第 6 页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与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机械及人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阻力臂。其中力臂: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
4.三种杠杆:
(1)省力 (F1>F2) 杠杆:平衡时, L1>L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 (F1>F2) 杠杆:平衡时, L1<L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L1=L2)杠杆:平衡时,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第 6 页
注意:当力的方向及移动距离垂直时,不做功,如提着东西在水平面上行走时向上的提力不做功。
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10.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1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2.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13.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W总
W总=Fs , W有=Gh ,做额外功的对像:动滑轮的重力,滑轮转动的摩擦,绳重。η必定小于100%。
15.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6.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7.势能分为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第 7 页
18.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9.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0.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21. 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22.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与水能
第十一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如:扩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