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吸烟致癌.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吸烟致癌 不是危言耸听
发表时间:2010-06-11 发表者:崔慧娟青网北京青年报
 对癌症,几乎没有人不是心怀恐惧,但是对癌症的诱发因素,人们又往往不很当回事,例如,吸烟。尽管已有大量科学证据说明吸烟会极大增加肺癌等癌症
吸烟致癌 不是危言耸听
发表时间:2010-06-11 发表者:崔慧娟青网北京青年报
 对癌症,几乎没有人不是心怀恐惧,但是对癌症的诱发因素,人们又往往不很当回事,例如,吸烟。尽管已有大量科学证据说明吸烟会极大增加肺癌等癌症发生几率,会影响寿命,但是仍有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舍不得放弃吸烟的嗜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崔慧娟
实际上,吸烟不但在直接接触部位(口腔、咽、喉和肺)引起癌症,而且在远处部位也会引发癌症。吸烟可导致约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宫颈癌和胰腺癌死亡和20%的胃癌死亡。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美国每年4600例宫颈癌死亡者中30%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2倍;而重度吸烟者高达4倍以上。
■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
据研究报道,烟草中含有上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的损害,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导致细胞遗传信息转化癌变。而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不仅包含了烟草中所有的化学成分,而且比烟草本身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
  香烟中尼古丁的含量最多,毒性也最大。实验表明,1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小白鼠,25克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而这仅仅是烟草中的一种有害成分。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毋庸置疑
  动物实验也证实了吸烟的致癌性。将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中,诱发了呼吸道肿瘤。狗的动物实验表明,通过气管切开术模拟吸烟,诱发了肺浸润性鳞癌。用烟凝聚物烟焦油涂抹小鼠和家兔的皮肤,可诱发皮肤乳头状癌和鳞癌;注射于大鼠肺内引起肺癌。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因吸烟而残留在肺部的化学物质使癌症恶化。那些每天吸20支甚至更多支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高出30到40倍。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鳞癌,这种细胞生长在大气管的表面,香烟里的毒物先接触到这些细胞,观察也发现,肺鳞癌的发生和吸烟有明确的关系。长期吸烟的人就像拿着一把看不见的小刷子,每天把那些致癌物坚持不懈地刷在自己的气管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肺癌大有可能预防,如果每人都不吸烟,肺癌死亡率可减少85%。
■吸烟“熏”出口腔癌
  吸烟可诱发肺癌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吸烟的危害可不只局限于呼吸道,因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黏膜白斑的几率高3~4倍,而黏膜白斑会导致口腔癌,发生癌前病变。
  可以说,香烟有可能“熏”出口腔癌。因为吸烟产生的烟雾温度非常高,而且还会产生微量的放射性辐射,这些物理刺激使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黏膜角质层逐渐增厚,部分人可诱发黏膜白斑

吸烟致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2-0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