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用计算器计算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2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展加、减、乘、除等根本四那么运算。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9 用计算器计算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2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展加、减、乘、除等根本四那么运算。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微妙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计算器进展计算。
难点:探究计算规律.
教具学具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1图)
学生按要求操作;老师巡视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学会计算器的使用了吗?自己尝试计算下面习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1下面的三道计算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老师巡视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进展操作计算的。
生1:首先按数字键8、2、5,输入被减数825;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数字键1、3、8输入减数138;最后按“=”键,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是687。
生2:首先按数字键2、6,输入一个因数26;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数字键3、9输入另一个因数39;最后按“="键,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是1014。
生3:首先按数字键3、1、2,输入被除数312;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数字键8输入除数8;最后按“=”键,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是39.
对于操作正确、计算出准确结果的学生给予褒扬鼓励。
2. 教学例2。
师:运用计算器完成计算不是为了不动脑筋,而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面对大数据计算的费事事情,通过借助计算器得出的结果使我们更容易探究出计算的规律。试试看,用计算器计算左边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2)
学生进展小组活动;老师巡视理解情况。
师:假设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算式的得数吗?
生1:不能,数据太大了,口算不出来。
生2:假设我们用计算器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找到规律,就能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结果了。
师:你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左边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3:当计算9999×2时,结果是在18(第二个因数和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19998;当计算9999×3时,结果是在27(第二个因数和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29997;当计算9999×4时,结果是在36(第二个因数和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39996。
师:如今,你能根据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试试看。
学生根据规律写得数;老师巡视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褒扬鼓励.
【设计意图:集中进展几道大数的计算,和探究数学规律,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况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三
9用计算器计算三二家土族小学-张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