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名作鉴赏.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张九龄 名作鉴赏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庶族,武后(周)长安二年
702)擢进士。数年中官累迁,开元四年(716),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张九龄 名作鉴赏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庶族,武后(周)长安二年
702)擢进士。数年中官累迁,开元四年(716),因上书言事引起宰相姚崇不满,遂告病归乡。请开大庾岭路,是年
冬,率众修成。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
733--736)以中
书令入主相府。他有胆有识,刚直不阿,施政有方,举贤任能,是著名的盛世贤相。后因李林甫与武妃诋毁而被罢相,
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 740)五月,他卒于曲江私
第,年六十三。今存《张曲江集》,有诗218首,文242篇,
又《全唐文》、《唐大诏令集》、《文苑英华》载十篇,共
252
篇。
他是张说之后的文坛领袖,执政二十余年中,奖掖、
培养、提拔过一批文才俊士,如王维、卢象、皇甫冉、孟浩
然、裴迪、王昌龄、钱起、綦毋潜、包融等。古体诗《感遇
十二首》是其代表作,
感遇(其一)[1]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2]。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3]。
谁知林栖
者,闻风坐相悦[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5]。
①这
是《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一首。感遇即有感于身世际遇的意
思。以“感遇”为诗题,是初盛唐之际兴起的风气,陈子昂、张九龄都写了不少“感遇”诗。②葳蕤:草木茂盛枝叶纷繁的样子。桂华:即桂花。③春有兰花,秋有桂花,因而春天和
秋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好的季节。④林栖者:栖居山林的隐士。因闻到风送花香而愉悦。坐:因为。⑤此双关语:草木有自然的品质,人有自己的情操志节。这些自然自在的美好品质并不是因别人的好恶而存在的。美人:屈原作品中常
以美人喻君主。 此诗咏物言志,拟物为人,抒写洁身自
好,孤芳自赏的情怀,直接继承了屈原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的
手法和忠君爱国、洁身守志的精神,只是他的悲愤情绪含而
不露,因而诗歌显得雅正冲淡,委婉蕴藉。 《唐诗选脉会通
评林》引周敬曰:“曲江公诗雅正沉郁,言多造诣,体含风骚,五古直追汉魏深厚处”。《唐诗绪笺》:“此诗气高而不怒”《。唐风定》:“透骨语出之和平。”《昭昧詹言》:“立物各有时,人能识此意,则安命乐天。兴而比,收所谓‘运命唯所遇’”。望
张九龄名作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