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
施 工 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名称:中铁二局成绵乐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一项目部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CMLZQ-5标DK174+000~DK174+2000段隧道工程
交接项目
降水井抽水砂砾滤料 上部填粘土密封 将弯连管与井点管接通 安集水箱和排水箱 开动真空泵排气 开动离心泵试抽水 测量观测井中水位的变化 降水完毕拔井管 封井
4、降水井抽水试验
、降水前准备
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是否满足降水要求。观测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以验证抽水量与下降能否满足降水设计的要求。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深井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行正常。作现场要备足抽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2台。使用的抽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
、降水试验工作
降水试验采用重力降水办法用深井潜水泵抽水。首先取2右为抽水井开始抽水,1右、3右、1左、2左作为观测井,确定单井降水参数及效果;增加3右为抽水井同时抽水,1右、4右、1左、2左、3左作为观测井,确定单侧双井降水参数及效果;再增加2左为抽水井,1右、4右、1左、3左作为观测井观测井,确定单侧双井降水参数及效果。
.
5 / 12
每口深井配深井泵一台,深井泵抽水不连续进行,有水则抽,断水则停,详细记录水位深度、抽水时间。每次抽完后不等时长暂停抽水,最初水位高,水量多,每次抽水出水时间长,间隔时间短,以后随水位下降,每次抽水出水时间短,抽水的时间逐渐放长。当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的出水量,观测井内的恢复水位。对勘察区所有钻孔及地表水体的静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应进行测量。抽水井的出水量、动水位、观测孔的动水位和恢复水位的测量,应同时进行。最终确定出降水井涌水量和抽水参数。抽水试验时的排水,应根据抽水场地情况,确定排水方向与距离。
降水井平面示意图:
、降水观测记录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各停抽的井及时做好水位观测工作,及时掌握井、内水位的变化情况。降水运行期间,现场人员应认真做好《抽水井记录表》、
.
7 / 12
《观测井记录表》,做到准确齐全。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抽水时间-水位曲线图,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在案每天提交一份,如有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在填写《抽水井记录表》的同时要填写《观测井记录表》
、降水施工管理
⑴、设专人负责降水工作。
⑵、配备用抽水系统设备及材料,并配备专用电源。
⑶、加强降水设备维护,出现故障迅速排除,所需维修时间较长时,及时更换备用设备。
⑷、对每个井点的流量、水位、设备运转等都进行监测,根据水位、水量变化情况及施工情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并利用坑外原有水位观测孔对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
、降水期间防止地面沉降采取的措施。
降水施工期间,为防止地面沉降量过大,在基坑外布设水位观察井,根据坑外水位观测情况采取设回灌孔并动态回灌水的措施,以保持基坑外地下水位,减小基坑周围地面沉降量。如周边有房屋建筑,应布设建筑物沉降观测点。降水期间应每日观测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应。
、试验成果
.
8 / 12
本次试验完成后及时对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提交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监理审批意见改进桩基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作为本工区后续降水施工的指导依据
5、质量控制
⑴、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⑵、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O.5m。
⑶、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O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⑷、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
⑸、大口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30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⑹、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
6、安全控制措施
⑴、加强水位观测,使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Om,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
⑵、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线路不得停电停泵。
⑶、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
8 / 12
⑷、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⑸、降水期间,必须24小时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
⑹、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7、文明施工措施
⑴、对
基坑降水抽水试验技术交底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