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eLab
消费级的3D打印服务
本刊记者 陈园园
3D玩偶打印公司MakieLab推出iOS应用,让用户可以在iPad上定制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玩具,然后选择在现实世界中购买它,或是直接在虚拟世界中为它购买装饰配件。因为有着明显的营收模式,2012年6月,MakieLab获得了14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如今他们正在努力降低3D玩偶的生产成本。
成本高昂是3D打印无法回避的软肋,个性化定制商品的成本必然是大于流水线商品的,而目前的3D打印市场依然很年轻,销售额微乎其微、市场培育不足、尚未形成规模,不论技术成本、研发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还是人工成本均价格不菲,这些都是目前3D打印面临的困境。
但是,Alice Taylor相信,3D打印市场同样会遵循摩[]尔定律,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逐渐降低,玩具零售商的日渐式微,再加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的大规模普及,一个属于3D打印的玩具时代终将来临。
前景美好
尽管曾遭到外界的质疑,也曾遭到香橼等做空机构的唱衰,但3D打印的前景无疑是美好的。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表达了对3D打印技术的重视,“3D打印有可能颠覆我们生产几乎所有产品的方式。”奥巴马同时表示,政府计划在未来4年中,在全美1000所学校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以培养新一代的系统设计师和生产创新者。这无疑将3D打印从媒体层面热捧推向了国家层面重视的高度。
此外,正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教授大卫·柏瑞尔所认为的,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从最初的原材料处理、设备制造直到最后的打印应用与服务,即使只有一小部分消费品通过
3D打印的方式来制造,这也将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而目前,3D打印只占其极为微小的一部分。
相较在民用领域发展的迟缓,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却早已发展多年。“其实3D打印技术一二十年前就开始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型设计,那时叫‘快速成型’技术。随着消费者对3D电影、三维图像软件等立体图像的消费需求飙升,以及本市在科研、装备制造上的进步,3D打印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了。”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东亮说道。
如今,工程塑料、尼龙、树脂、石膏粉等3D打印材料越来越丰富,3D打印产品的种类也愈加繁多,遍布日常消费品、建筑、电子元件等众多领域。可以说,3D打印技术是制造方式和手段的革命化创新,代表着未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虽然眼下3D打印的主要目标群体仍是专业领域人员,但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普及,让专业群体和业余群体的差距不断缩小,3D打印必将逐步从专业领域走入百姓日常生活,从而在消费级市场大有作为。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也不断加深,而3D打印恰能实现个性化产品定制的革命性转变,同时也让不少喜欢自己动手DIY的用户找到了新的技术与工具。
“我相信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出现,3D打印也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所有个性定制需求。”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邵先生如是说。
国内3D定制
作为全球关注的前沿技术,3D打印在国内同样受到重视,工信部就曾公开支持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
MakieLab:消费级的3D打印服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