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甩了!
我被甩了!
1501个读者 翻译: 彩虹糖 08/18/2008 原文 引用 双语对照及眉批
为什么当爱情走向歧途时,我们会如此痛苦? 去责备自己大脑短路和人这种神经传递素的紊乱组合,我在我《爱的原因》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与恋爱有关。但是“吸引力的挫败”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大脑活动所导致的。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Wolfram Schultz在2001年曾经提到:当一个我们预计会得到的回报,比如爱,被延误了,“回报期望”神经单元就会延长它的活动时间。(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p199)这些神经单元并不分泌或散布多巴胺,但是它们却是大脑回报系统的核心组件与集中注意力和动机的产生紧密相关--这是恋爱的典型特征。多么讽刺!当你爱的人渐渐理你远去,大脑和体液调节系统却会使你对爱的渴望更加强烈。在被拒绝的“抗议期”大脑中的恐慌系统会被触发。俄亥俄州伯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神经系统科学家Jaak Panksepp认为当婴儿期的哺乳动物被他们的母亲抛弃后,大脑网络会产生著名的“分离焦虑”。当他们的母亲离开时,婴儿会陷入烦躁不安的情绪之中。他们通过剧烈跳动的心脏,吮吸的动作和求救的呼喊来表达他们的恐慌。又一种大脑活动开始变得更加活跃用以抗议他们情人的离开:生气。即使当情人将这种离开处理得非常平和,真诚和具有同情心,像家人一般关照对方或者相敬如宾,很多被拒绝的人仍然要从难忍的悲伤中转而开始暴躁。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心理学家Reid Meloy称这种反应为“被遗弃的狂暴”。我用了另外一个词:“憎恨的爱”。不管你怎么叫它,这个过程非常让人好奇。仇恨和暴躁通常都不会让你的情人回头,可为什么要因爱转恨呢?起初我们假设恨的反面是爱。但是我们错了。爱的反面应该是冷漠。之后,我开始觉得爱和生气也许与大脑有些关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最基本的暴躁的网络与大脑前额的皮层联系紧密,这个区域期待回报,包括爱的回报。事实上,对动物的实验证明这些回报与暴躁系统异常纠葛。当你刺激一只猫的回报系统,它就会感到特别开心。当你撤销这种刺激,它就会咬你。这种普通的现象表明当期待值不被满足时,我们把它叫做“受挫的侵略性假说”。所以恋爱和由爱而生的恨很可能与大脑存在某种联系。当爱的欲望受挫时,大脑就会将热情转化成暴躁。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会进化为让自己去憎恨一个自己曾经珍爱的人呢?愤怒无益于你的健康:它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同时抑制免疫系统。因此,憎恨的爱一定已经开始演变为解决一些重要生殖问题的办法。从中,我开始相信它提高了人们从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中救赎自己的能力,并且可以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被遗弃的愤怒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于没有福利和子孙后代的恐惧。这也同样出现于离婚的过程中:那些离婚之后的父母不惜一切以求他们的子女能得到最好的待遇。在《我们为何生气》(New York, Contemporary Books, 2002)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在离异
我被甩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