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doc3S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摘要: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对自然地表变化及社会经济信息变化实施监测,整合、统计、分析地理国情信息的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相关性,掌握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该文主要阐述了3S技术在地理国情分析、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应用等方面的应用,3S技术应用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对提高数据成果质量和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不仅对土地利用、粮食安全、宏观调控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更重要的是为政策分析提供更多定量化的重要资料和科学依据。关键词:3S技术地理国情分析监测应用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020-022013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1]。地理国情一词成为网络热点词语。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对自然地表变化及社会经济信息变化实施监测,整合、统计、分析地理国情信息的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相关性,掌握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1]。1GIS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国情分析利用GIS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可以把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综合叠加在一起进行拓扑运算处理,GIS软件都具有二次开发的功能,根据实地的需要开发一些针对该地区实际情况和调查要求的功能,在采集到的数据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想要的相关地理国情数据。GIS软件强大的拓扑运算和叠加分析处理,可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化处理,得到不同部门所需要的数据[2]。用GIS软件处理海量量的地图数据,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地图进行合并、分割、简化或叠加运算,对不同软件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例如把ArcGIS与AutoCAD的数据进行转换,就可以把外业测量的数据导入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完善数据的内容,与内业数据合并就可以得到全区域的数据。由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都具有空间、时间和形式三重特征,GIS就正好填补了地理国情普查缺乏人员处理这三重特性方法的空白[3]。,调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是先进行外业测量,然后把外业测量的图件及调查手簿进行扫描,再经过投影变换等进行图形矢量化,得到数据成果。新的调查流程是先获取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对影像进行处理达到精度要求,先在内业进行判读标会与信息处理,对内业无法判读或判读不准确的部分进行标注,这部分到实地勘察处理。将内业成果和外业成果综合处理得到数据库。对调查区域进行现场勘察、评估,提取调查对象的状态信息与图像信息,然后录入数据库中。具体流程见图1。,地理知识正在网络上共享。由于我及工作模式的不统一导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GIS数据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软件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数据统一存在一定难度。尽管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数据融合、整合的方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尽量按照统一的要求处理数据,还是存在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实现全台的数据共享存在一定难度。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必须建立全台运行才能发挥作用。这个
3S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