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美术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z.
1、美术 : 艺术的种类之一 z.
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 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
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 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
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 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提出的绘画理
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根底。"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根底上,
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董其昌以悟为主的"师法自然〞师法论,最得张璪学说的精华。"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画家石涛却将妙悟置于其理论的核心位置上。
1、 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
. z.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严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表达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农民画:农民的画。也包括渔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画。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
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2、版画: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从拓印方法和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
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3、肖像画:人物画的一种。专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4、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
5、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或可雕刻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实在体积的形象。
6、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着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7、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的异种。将两只湿笔种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要求范围的一局部,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
-
.

小学美术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