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100%。②专家权威系数。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和0.81。③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1轮指标的敏感性、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公式的科学性、收集方法的可行性W值分别为0.39、0.28、0.25、0.15,均P<0.01;第2轮分别为0.52、0.35、0.30、0.26,均P<0.01。
2.2指标筛选结果
第1轮函询后新增4个指标,删除3个指标,修订1个指标。第2轮函询后,修订1个指标。最终确定了26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见表1。
3商量
3.1构建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意义
本讨论通过临床调研和查阅文献深入地分析肾内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内容,运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了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26个指标,为将来建立统一的肾内科护理质量数据库提供了理论根据,便于护理管理者明确下一步管理目标,提高其可执行性,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和持续质量改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和证明肾脏护理对患者影响的方法,关注肾内科护理敏感指标有助于指引开展循证护理实践,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并推动肾脏病护理专业的进展[7]。
3.2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专家主动性以问卷回收率来表示,一般≥70%表示专家主动性较高[8]。本讨论的2轮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71%、100%,说明专家的主动性较高。本讨论接受2轮咨询的专家为从事肾内科临床医疗、护理或管理工作的专家,均来自北京市三级医院,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0.80,说明本讨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为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函询专家数量符合德尔菲法一般专家人数15~50名的要求。改进德尔菲法是在传统德尔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家面对面商量环节,作为函询的补充,逐条规范每个指标的名称用语,使敏感指标的制定更规范。第2轮轮咨询后各变异系数均<0.25,说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第2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为0.26~0.52,说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
3.3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以往的讨论大多只关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9-14],忽视了肾内科专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本讨论构建的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打破了肾内科、血透室和腹膜透析中心的区域壁垒。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掌握指标〔2020年版〕》,其中透析质量管理指标包含了血液透析患者尿素去除指数〔Kt/V〕和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掌握率等,以及透析患者并发症管理指标,如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定时检验完成率、透析患者高血压掌握率、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掌握率、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掌握率等指标[15]。护理质量水平影响着这些医疗质量指标的水平。本讨论构建的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纳入了肾病医疗质量中与护理工作关系亲密的一些相关指标。本指标体系包括适用于肾内科病房的指标,如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肾穿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标本采集错误率等。肾脏病患者存在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抗凝剂纤溶系统,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加上穿刺等侵入性操作会造成血管壁损伤,简单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6]。因此护士应加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监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尿潴留是肾穿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始终是肾穿刺护理关注的重点。肾内科尿标本留取项目多,要求冗杂,有第1次尿、第2次尿、24h尿,有的需要留取沉渣,有的需要摇匀,有的需要加入防腐剂等,正确留取尿标本对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治特别关键。这些指标有明显的肾内科专科特点,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此外,指标中还包含如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率、腹膜透析外出口感染发生率、腹膜透析隧道感染等适用于腹膜透析中心的指标,以及如血透穿刺针脱出发生率、首次血液透析内瘘使用率、血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等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这些指标均是已经讨论比较成熟的用于评价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质量的指标。本指标体系也包括一些同时适用于肾内科病房、腹透中心、血透中心的共性指标,如患者血压掌握合格率、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合格率、患者跌倒发生率等。这些指标可反映护士对患者养分管理、透析并发症管理、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肾内科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的专科护理指标体系。
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