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
第1页,本讲稿共37页
高热惊厥概念
高热惊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及传染病早期等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热时,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之高热惊厥 。
第2页,本讲稿共37页
高热惊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可持续数天。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一般应在热退1周后行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见清醒时θ节律、光敏性反应或浅睡期偶发棘波。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第14页,本讲稿共37页
热性惊厥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但突然惊厥可致外伤,严重持续惊厥可致脑缺氧、脑损伤。
第15页,本讲稿共37页
鉴别诊断
与颅内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根据本病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惊厥发作后意识很快恢复正常等易于鉴别。与癫痫鉴别,本症首发年龄在4个月至3岁,在发热早期发生等临床特点易于鉴别。
第16页,本讲稿共37页
治疗
(一)急救措施
(二)对症处理
(三)病因治疗
第17页,本讲稿共37页
(一)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抽搐时,应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第18页,本讲稿共37页
⑵防止意外损伤 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裹好的压舌板置上下磨牙间。若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挠开。为防止掉床跌伤,需有人守护或加用护栏。
第19页,本讲稿共37页
⑶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可用如ATP、辅酶A等脑细胞营养药物,或可醒后喂予糖水,以防低血糖损伤脑细胞
第20页,本讲稿共37页
2.控制惊厥
⑴按压或针刺:常用穴位为人中、合谷、涌泉等,需强刺激。
第21页,本讲稿共37页
⑵止痉剂:①定安 常为首选药物,~(原药不稀释,速度为1mg/分),作用快,1~3分钟可生效,有时用药后数秒钟止痉。但作用时间短,必要时20分钟后重复用一次,一日可重复3-4次。注意一次最大量儿童不超过10mg婴儿不超过3mg。有抑制呼吸、心跳和降低血压之弊,曾用过巴比妥药物者,尤须注意。
第22页,本讲稿共37页
②苯巴比妥钠按5~10mg/kg/次,肌注。为控制惊厥的基本药物,但效果较慢,注入后20~60分钟才能在脑内达到药物浓度的高峰,故不能使惊厥立即发作停止。但维持时间长,在用安定等控制发作后,可用作维持治疗,巩固疗效。
第23页,本讲稿共37页
③~,稀释成5%溶液,静脉推注,(最大量不大于5ml/次)深部肌注,(1次不超过5ml)保留灌肠。本药安全效速,但对呼吸道有刺激,在肝脏解毒,故有肺炎与肝病者慎用。
第24页,本讲稿共37页
④10%水合氯醛本药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一次。
第25页,本讲稿共37页
其他如:氯丙嗪:本药无抑制呼吸现象,但止痉作用缓慢,且有潜在的心律不齐危险。
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属于快速作用巴比妥类药物,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试用。由于本药有抑制呼吸作用,故小婴儿及呼衰者要慎用。
第26页,本讲稿共37页
硫贲妥钠遇有顽固抽搐不止者,可用硫贲采钠10-20mg/kg次,%溶液,深部肌注或静脉缓注。但注意勿搬动头部,以免引起喉痉挛。
在使用镇静药物时,勿在短期内频繁轮用多种药物,或连续多次用同一止痉药物,以免发生中毒。
第27页,本讲稿共37页
(二)对症处理
1.降温 高热者应用物理及药物等积极降温
2.治疗脑水肿 持续抽搐,视乳头水肿、瞳孔两侧不等,提示脑水肿。~,静注每6小时1次。同时给予20%甘露醇1-2g/kg/次快速静滴,每6-8小时1次。必要时可同时选用速尿,增强脱水效果。
第28页,本讲稿共37页
3.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惊厥患儿无严重液体丢失时液体总量,按80ml/kg /d或1000-1200ml/kg/m2体表面积,钠1-2mEq/kg,,使患儿保持轻度脱水及血钠正常偏低状态,以利于控制脑水肿。
第29页,本讲稿共37页
病因治疗
(三)病因治疗
高热惊厥多为感染性疾病引起 宜选用有效抗感染、抗病毒药物。
第30页,本讲稿共37页
预后
1、复发 热性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以后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热性惊厥小儿
小儿高热惊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