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数学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参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的感触
宣章屯镇中心小学:孙丰芹
201*年5月16日,我有幸到潘店镇实验小学参加了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潘店镇实验小学、宣章屯镇中心小学三校的数学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数学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参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的感触
宣章屯镇中心小学:孙丰芹
201*年5月16日,我有幸到潘店镇实验小学参加了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潘店镇实验小学、宣章屯镇中心小学三校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我听了数学组潘彩、张桂敏、王凯三位老师上的同课异构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有以下几点感触颇深,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堂导入构思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三位老师在导入环节均构思巧妙,值得学习:潘彩老师演示切土豆,引领学生认识面、棱、顶点,快速的导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王凯老师以“以激情完成这节课的思想”一开始就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从学生已有基础经验入手让学生区分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里就建立了立体图形的框架,学生建立了自信,为长方体的认识做好铺垫;张桂敏老师则是以放动画的形式: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引入立体图形,然后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例子进入新课学习。
二、学具运用充分到位,倡导自主探究。
三节课中,教师都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总结汇报交流之后再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进,学生在实践、操作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数一数、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内驱力。潘彩老师和张桂敏老师放手让学生探究,层次分明,及时让学生汇报展示,评价也比较到位。
三、练习设计层次分明,提升空间想象。
潘彩老师以智慧宫闯关形式设计了三关练习题,层层深入,特别是第二关考查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从具体长方体、到给出部分线条、再到只提供文字描述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思维得到很好地提升,也给学生留下丰富想象的空间。
四、课件制作精美直观,
三位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增大了课堂信息量、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例如把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的4条棱完全相等,以及长方体切去一部分变成正方体等做成动画的课件,节省了学生不少交流讨论的时间,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学效果比较好。
当然万事万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准备再充分、设计再精美的课堂教学也有瑕疵:例如有的地方应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教师做的不够;小组学习要求不够明确,探究时间仓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有的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有些被动,教师的激情不够、学生的激情不够;年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设计问题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完不成;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想法,有不到之处,望执教老师见谅。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老师对同样内容呈现不同教法和把握课堂的智慧。“1751”手拉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成功地为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让我容易在
数学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