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未来
第1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微生态的发展史
1977年,德国人鲁西最早提出微生态学概念并在德国建立起第一个微生态研究所,该所的主要研究工作为活菌制剂,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的活菌,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2、屏障理论
①化学屏障
指肠内主要菌群的代谢产物例如乙酸、乳酸、丙酸、过氧化氢及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可阻止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定植。
②生物屏障(生物拮抗理论)
指定植于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之间的正常菌群所形成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膜),通过定植保护作用影响过路菌或外来致病的定植、占位、生长和繁殖。
第15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就是这类正常菌群中的成员,可参与生物屏障结构,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
第16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3、生物夺氧理论
■人或动物出生时是无菌的,出生后不久就被一系列微生物细 菌定植了。
■定植的顺序先是需氧菌,后是兼性厌氧菌,随后的是厌氧菌。
■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一段时期后,由于氧被大量消耗,从而提供了厌氧菌生长条件,厌氧菌才能生长。
■厌氧菌是整个微生态系统中其数量上占据首位,并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
■利用非致病性微生物(如蜡杆芽胞杆菌等)暂时在肠道内定植,使局部环境中氧分子浓度降低,造成适合正常肠道优势菌生长的微环境,促进厌氧菌大量繁殖生长,最终达到微生态平衡。
第17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4、三流循环学说(能量流、物质流及基因流)
■能量流 即能源运转,正常微生物群的内部与其宿主保持着能源交换和运转的关系 。
■物质流 即物质交换正常生理微生物菌群与宿主细胞通过降解和合成代谢进行物质交换。
裂解的细胞与细胞外酶可为微生物利用,而微生物产生的酶、维生素、刺激素以及微生物降解的细胞成分也可为宿主细胞利用,如此反复进行着物质交换。
■基因流 即基因交换 ,正常微生物之间有着广泛的基因交换,例如耐药因子(R因子)、产毒因子等都可在正常微生物之间通过物质的传递进行交换 。
第18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5、免疫增强学说
■正常微生物群的菌体及代谢产物可刺激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微生态制剂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补体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第19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调整微生态平衡
生物拮抗
代谢产物 的作用
增强免疫
促进机体营养吸收
延缓衰老
三、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第20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1、调整微生态平衡
■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由种属、定位、年龄、生理状态及其与外环境的适应性具有特定的定性、定量与定位的结构关系,这个结构就是微生态平衡。
■如果这个平衡遭到扰乱(如抗生素及其它药物、同位素、激素和外科手术影响等),就可产生微生态失调。
■作为微生态制剂应具有调整微生态失调的作用。
第21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2、生物拮抗
■微生态制剂中的活菌应成为微群落中的成员,进入生境后能够卷入机体的微生态体系中,对非机体本身的微生物能够起到拮抗作用。
■微生态制剂具有定植性、排他性及繁殖性。
第22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3、代谢产物 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所致的代谢产物如乳酸、醋酸、丙酸、过氧化氢和细菌素等活性物质,能改善机体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环境。
■这些产物抑制外来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有利于机体保持生态平衡。
第23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4、增强免疫
■微生态制剂可以作为非特异性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产生促分裂因子,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还可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
第24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5、促进机体营养吸收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在机体内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尼克酸、叶酸、烟酸、维生素B1、B2、B6和B12等。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促进机体对钙、锌、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第25页,本讲稿共52页
2022/2/10
6、延缓衰老
■微生态制剂有利于补充老年人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优势菌群的缺失,坚固肠道生物屏障结构,参与肠道菌膜的重建,从而直到重要的占位保护作用和排它性的生物拮抗作用。
■分泌多种有机酸、细菌素和抗菌物质,构建化学屏障、使异
微生态制剂的未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