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z.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前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场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展比拟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
. z.
4、沿剑突下肝下缘做向上前方向的斜切面,观察肝左叶门静脉的构造,并显示门静脉左支切面,记录尾叶的宽度和厚度。
5、当发现肝内病灶时,从纵、横、斜各切面图观察并记录,尤需注意肿块与第一、第二肝门的关系。
6、应同时观察脾脏有无改变并测其厚度及肋缘下长度,必要时测脾长度和脾静脉宽度。
【考前须知】
1、探头应于探测区内连续进展观察,不应点状跳跃式探测。在每一探测切面进展观察时,应将探头进展最大范围的弧形转动,可连续广泛地对肝内构造和病灶进展观察。
在肋间斜切探测时,应让患者做缓慢的深呼吸运动,以观察到大局部肝脏,减少盲区,特别是肝上缘近膈区。深呼气比深吸气观察到的肝范围要广泛,注意勿遗漏近膈肌区的小病灶。
2、探测肝脏时要同时观察脾脏的变化,因为很多肝脏疾病,如常见的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血吸虫肝病等均常有脾大;原发性肝癌常合并肝硬化,探测脾脏有助于鉴别诊断。
3、探测肝内占位病变时需记录与第一、第二肝门的关系,对临床估计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4、探测肝内占位性病变时,需记录门静脉各分支及主门静脉大小及其内有无癌栓。因为肝癌病人常发生门静脉癌栓,而超声显像较CT检查容易发现,这对估计预后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难以做出诊断的弥漫型肝癌,当发现门静脉有癌栓时,有助于诊断。
-
. z.
5、探测肝脏病变时要同时记录有无胸腹腔积液,因为靠膈顶部的肿瘤及肝脓疡容易刺激膈肌产生反响性胸膜炎,而致胸腔积水;肝硬化、肝癌病人常出现腹水;常规探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
胆囊与胆道
【检查内容】
1、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囊壁是否光滑。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占位性病变。
3、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5、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检查方法】
1、病人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探测体位,检查方便,病人舒适,但胃肠气体干扰多。
〔2〕右前斜位:患者向左转体450是常用的体位。此体位可使肝和胆囊向左下移位,扩大肝胆作为超声窗的利用,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从而提高胆囊颈部及肝外胆管的显示率。
(3)坐位或站立位:可使肝、胆囊轻度下移,有利于观察胆囊结石移动和胆囊底部病变,同时可提高总胆管下段的显示率。
2、探测方法
(1)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纵切:可显示胆囊纵断面,长轴多向左倾斜,沿该轴附近纵断与横断,能显示胆囊与肝脏和肝门的影像解剖。
-
. z.
(2)右肋缘下斜切:探头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nmy7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2-0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