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说《韩非子》十过(一)
潇水说《韩非子》十过(一)君主常犯的十个过错。第一,是行小的忠,则实际损害了大的忠。 从前,楚国和晋国在鄢陵交战,到了晚上,楚国的司马子反,检查完营地防卫,准备,鹤就开始跳舞。晋平公大悦。晋平公说:”还有比这个更悲的吗?“师旷说:”那就说清角了。“晋平公要听,师旷说,这是黄帝才配听的,你的德不够,听了,恐怕要遭罪。晋平公非要听。于是师旷演奏起来,当即乌云翻滚,飞沙走石,吓得晋平公趴在地上不敢起来。结果晋公还得了偏瘫的病。所以说,不务治国,迷恋听什么五音,没完没了,会让自己困窘。第五,贪婪喜利,这也是导致杀身亡国之祸。从前,晋国有六卿,智伯是其中最强的一家,和赵氏、韩氏、魏氏一起灭掉了范氏、中行氏,过了几年,智伯又派人对那三家要地,要求三家都出让一些土地给自己。韩康子最窝囊,排在四家之末,赶紧跟家臣商量。不拿出来吧,怕智伯找着了借口,打将过来。拿出来吧,白吃亏。家臣说:“吃亏不要紧。等他智伯吃惯了便宜,上了瘾,就会再跟别人伸手。别人不买他的帐,到时候打起来,咱就有戏瞧了。”于是韩康子拿出文书,划出一个万户人口的封邑,用铜玺盖上大印,送给智伯。智伯接了,算你小子还不傻,然后把黑手又往魏桓子面前一伸:“快,该你了。”魏桓子很想拒绝,家臣劝说:“人家韩家给了,咱要是不给,不是等着被他智氏打吗,咱也给吧。《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嘛。”于是,魏桓子也盖了个戳,交出一万家。智伯看了看清单,基本满意了,就差赵无恤了。但赵无恤死活不肯给,毅然回绝智伯的使者,说:“土地是先人的产业,我哪能随意送人?”使者一走,赵无恤赶紧把僚属张孟谈叫来:“智伯移兵打我的话,我该怎么办?以我们的力量跟他对抗,众寡悬殊,孤木难持啊。”张孟谈说:“我们在北方的晋阳城,城垣坚固,仓廪充实。我们治理那里宽恤有恩,政教清明,不把老百姓当作蚕茧来抽丝,所以人们愿意效死。”于是,赵无恤收拾东西,避敌锋芒,北上退保晋阳。晋阳城的一个特点就是“固”。城墙厚度三十米,坚厚的城墙以夯土打造,中间还加固以木桩、石础。晋阳人心也很固,百姓心无二志,不会哗变。但是,赵无恤担心武器弓箭不够用,一旦打起持久战来,弹尽粮绝,光有个城墙有什么用呢。张孟谈说:“当年董安于奉赵简子命修筑晋阳城,深谋远虑,宫殿的柱子都是青铜的。我们把铜柱熔化了,就可以造武器。宫殿的墙骨是丈余高的荻蒿植物编的,可以挖出来做箭杆。”这是董安于未雨绸缪,事先偷着做的备战准备啊,现在用上了。赵无恤刚刚准备好,智伯咬着牙,驱赶智、魏、韩三家联军,跑来攻晋阳了。激烈仰攻三个月,毫无进展。于是,智伯想出了水攻之计,命令士兵挖筑人工河床,修筑堤坝,决晋水入坝,以灌晋阳。于是,大水汪洋一片,积得象一个湖,湖中央是孤岛一样的晋阳城。水位最高的时候,升到了离城头只有三块版的位置,眼看就要灌进城去了。智伯约来联军的韩康子、魏桓子两家,坐上小船,一起看水景。这下好了,赵无恤要喂王八了。踌躇满志的智伯对着滔滔白浪忘情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是可以亡人之国的呀。”韩、魏两家暗暗吃惊。智伯能水淹晋阳,也能水淹我们啊。我们的首邑附近,也是有河的啊(任何城市都必傍河,没听说在沙漠里筑城的,沙漠里的城也是在绿洲上)。 游船完毕,智伯的家臣眼睛尖,赶紧
潇水说《韩非子》十过(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