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城市管理经验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经验
主讲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杨沐
第一部分;课程介绍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自主选学培训,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杨沐教授,杨老师是国把这种想法实践的比较好、比较特殊的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为北纬1度,在赤道边上均温度降了2-3度,降温的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的绿化做得非常好。如果有机会到新加坡的朋友很容易就可以体会到。无论你到出租车上,还是在居民区访问或者去商务区,在新加坡到处都可以看到树叶。目前新加坡绿化覆盖率为90%,在住房面积里面绿化面积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会儿我们会讲到一些具体指标。吴庆瑞在新加坡被称为“经济发展之父”,我非常荣幸,在1992年到新加坡的时候,为他做了两年的事情,听他讲过很多关于新加坡的历史,也讨论过新加坡的具体问题。所以老一代领导人首先提出了这个想法,而且非常强调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中就要实施这个想法,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在报纸、杂志上都可以看到,在理论界都有这个看法,不仅是在中国,在世
界上也是这样。“先经济发展,后社会治理”、“先经济、后环境”、“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这种讲话是非常普遍的,首先经济上去了,让GDP提高10%、20%,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是新加坡不是这么做。新加坡一开始就在发展中看到了社会问题,而且不仅是建设了这么多组屋,同时注意到了要把新加坡的城市环境治理好,把绿化做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兼顾社会。我们看到东洋的很多国家,例如菲律宾、泰国,在发展中社会冲突、矛盾越来越大。比如贪污腐败、人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冲突越来越多,但是新加坡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关注了这些社会问题。他使社会问题在发展中逐步缩小,而不是逐步变大,这已经超出一个城市管理范围,并且牵扯到社会经济,从大环境来说对城市管理非常重要。 新加坡的历史进程 新加坡的城市发展中规划的历史进程,首先是建米的绿地指标,因为当时条件比较差,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少,所以首先要见缝插绿,大力发展城市的空间立体绿化。70年代有一些钱,制订了道路的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不仅要有绿颜色还要有红颜色。强调了人行过街要有天桥
、停车场都要绿化好。80年代进一步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实现机械化和计算机化管理。90年代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21世纪建立连接全岛,沿着周边建立一个绿色的人行通道。通过这几年努力,现在已经做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建设完,以后新加坡的周边都是沿着海边上,完全可以散步、走路。为了实现这样的规划又建立了很严格的法律保障。 比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对所有的树都进行了登记、注册、管理。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新加坡的法律特别是罚款是非常严格的,西方有一句话叫“新加坡是一个Fine country,意思是很美好的国家,但是新加坡也是罚款很重的国家。新加坡在它的规划、实现中严格的按照法律执行,所以它的罚款是比较严格的。损害树木、公共财务都要重罚。90年代发生一个例子,有一个美国小孩,马路上停着一个车子,他损坏了那个车子,结果对他判刑要打六鞭子,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写信给当时的新加坡总理请求免除处罚。新加坡总理考虑了美国总统的信件,也考虑了新加坡的法律,考虑到新加坡未来长期保持美好国家的需要,同意免除三鞭,打三鞭。最近又发生了一个事件,有两个白人,一个是瑞士人在新加坡金融企业工作三年,还有他的朋友从英国过来,他们两个人新加坡偷偷溜进新加坡的地铁总仓,偷偷跑进去用喷气罐头完全按照他们的设计将一列地铁涂抹了一幅画。新加坡发现之后就开始追查,后来查出来之后把瑞士人抓住,但是英国人已经离开新加坡,所以没有抓住,正在准备对他起诉。对于瑞士人现在正在法庭审判,还没有正式结案,但是据说至少要捱两鞭。新加坡通过严格的法制保障,使得新加坡的绿化、社会秩序都经营的比较好。新加坡的严格法制传统来自于另外一个原因,新加坡从很久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国家,它沿袭下了英国的风俗。 所以新加坡不仅是没有破
坏、没有废弃的法律国家,而且新加坡的领导人都是带头遵守法纪,完全按照法律进行各种活动。
新加坡整体城市规划是以市区重建局负责,现在的整体负责主要分为几个区,一个是南部中区,是现在最大的商务区、滨海湾,还有商业中心(CBD)也在滨海湾边上。北部郊区是住宅工业区,现在的北部未来可能将火车站搬到那个地方,进行改造后也会成为一个住宅商业区。西部是原工业区的所在地,以后也会变成商业区,现在在跨国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CBD地区。东部是住宅商业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