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8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语文 教师__张理中 使用__九年级1班2班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利用快速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
2 / 8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
参赛学科:语文 教师__张理中 使用__九年级1班2班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利用快速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能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用自己的话讲清楚,尝试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我国古代有四大名著,《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它请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据说有一百零八位,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位。谈到武松大家想到什么事?对了,是打猛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武松打虎》。
二、检查自学,扫除障碍。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注音比较组词 唬吓〔光挞挞〔踉踉跄跄〔
.
2 / 8
tǎn开< >páo xiào< > cuàn< >将下来chāo< >了哨棒
岗〔 帐〔 耻〔 梁〔 堂〔 迸〔
冈〔 杖〔 职〔 粱〔 膛〔 并〔
2、注意读音迸〔bènɡ、冈〔ɡānɡ
3、注意字形。
脊:上半部笔顺为:先两边再中间,即:点、提、撇、点、撇、捺
梁: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4、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理解:道、印信、榜文、端的、吃、存、绾、直、却待、纳定、兀自、把棒撅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
2、阅读检测,梳理故事情节: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 ——〔 ——〔
〔2、武松喝酒十八碗,店家阻拦不听劝,读完榜文知有虎,借酒壮胆上岗来。
山摇地动猛虎现,扑、跳、掀、剪人胆寒,武松岂是寻常辈,身手矫健巧躲闪。
棒劈拳打把头按,猛虎呜呼赴黄泉。下山适逢两猎户,通报消息人称赞。
.
3 / 8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研读重点武松打虎的情节。
1、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武松的语句。
2、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攻击和防卫
三、边读边回答下列问题。
1、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1"扑 掀 剪 " 写出了老虎的凶猛,课文运用反衬的方法,写虎是为了些人突出武松的英勇。
〔2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读出老虎凶猛的气势。
2、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1"跳 闪 躲"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从这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