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成型设备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绕臂式(立式)缠绕机
芯模垂直放置。绕臂倾斜一小角度,避开芯模两端的金属接嘴,可进行平面缠绕(纵向缠绕)。
滚转式缠绕机(图8-2)
红外线波长:~1000μm。
近红外:~3μm
远红外:3~1000μm
高分子吸收辐射能并能转化为热能的波长范围一般为3~40μm。
3)蒸汽加热:优点是加热均匀、安全。但是设备投资大(通过换热设备间接加热)。
4)加热油换热:优点是热效率高,加热均匀、安全。但是设备投资大。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电阻固化炉的结构
炉腔尺寸的确定
取决于制品的最大尺寸和最大产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炉腔的尺寸,降低炉体的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同时降低固化炉造价。
电动功率分配:
门区高于内区(门区的散热损失较大);下部高于上部(热气体向上走,如此可使温度均匀)。
产品与电热元件距离大于,维修方便,产品不致过热。
制品与炉顶距离一般取,距离太大时热效率低。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炉体各部分结构
1)炉腔
内层:耐火层,采用粘土耐火砖;
中层:保温层,采用硅藻土砖、岩棉、膨胀珍珠岩等;
外层:防护层,采用实心砖,(实心黏土砖已经不允许用)。
电阻式固化炉结构见P236,图8-52。
炉子功率与耐火层、保温层厚度的关系可以参考表8-1选则耐火层厚度和保温层厚度。
对于大型炉腔应在墙体上留有膨胀缝,为避免漏气,膨胀缝内层可用石棉绳填充,外层用马粪纸填充。炉体膨胀缝尺寸参考表8-3确定。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2)、炉顶
炉顶有平顶、拱顶、吊顶三种,见图8-54。
小型炉子 ——平顶
特大型炉子——吊顶
普通型炉子——拱顶(宽度在~4m),拱角一般选
60°,称标准拱角。
炉顶两层材料即可:耐火层和保温层,不需防护层。
耐火层:因炉温不高(400~600℃)可采用轻质耐火材
料。
保温层:可用石棉制品、矿渣棉、硅藻土粉等,厚度约
200-300mm。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3)炉底
用硅藻土砖,厚度一般为230~690mm。上面再加
一层实心砖防护层。
4)炉口和炉门
应保证制品和人员进出方便,为了方便密封,炉门应大于炉口。炉门应轻、保温、有一定的强度,下部用重质砖,上部用轻质砖,厚度一般在100~200mm之间。
炉门有旁开式、平推式、起吊式等。
5)炉架
由侧立柱、端立柱、横向拉杆、纵向拉杆等组成。用以承受炉体温度应力、拱顶产生的水平推力,以及其他作用于炉体的外力。同时用于安装各种辅助机构。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固化炉功率计算
与热压釜功率计算相同。
固化炉温度测定与控制
炉温测定
(1) 炉温测量方法
一般用热电偶温度计,其测量范围:-100~2000℃。热电偶与微压表联合使用,测出热电势,对应温度。
其优点:测温范围广;精度高;测量稳定性好;感温部分小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影响小;惰性小,反应速度快。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热敏电阻温度计:利用某些材料随温度变化电阻变化的特点,测量温度。需要把热敏电阻接入电阻电桥,通过电流变化测量温度。
(2)炉温与制品温度的差别
在实际测温过程中,炉内不可能是完全稳定温度场,更不是均一温度场。炉温、制品温度、热电偶温度三者之间总有差别。热工基础课程已经介绍过计算方法。
实际生产中可以应用的简单方法:用一个与被加热制品性质相同的废零件,在上面钻一个小孔,将热电偶插入小孔固定。这样反应出的温度与制品的内部温度比较接近。
固化炉
课件
第八章 缠绕设备
(3)影响炉温均匀性的因素
有两个方面:
1)设计方面的因素
设计上应力求取得均匀的加热区;要求电热元件布置合理;各处的热交换均衡。
2)使用因素
炉子使用不当会干扰炉内温度分布,破坏温度的均匀性。使用时,放置的制品数量要适当,排布方式要合理。
(4)影响炉温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1)仪表准确度的影响;
2)测温人员引起的误差,测温方法不当、读数不准等;
3)环境条件引入的误差。P239
固化炉
缠绕成型设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