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撑开东海上空的安全大伞.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撑开东海上空的安全大伞.doc撑开东海上空的安全大伞20世纪50年代,为应对苏联远程战略轰炸机与日俱增的威胁,美国联合加拿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事物――防空识别区。60多年后,“防空识别区”的概念再度升温,不过这次爆发的源点不在遥远的北美大陆,而在中国的东海。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规定所有飞入识别区的外国航空器均要通报飞行计划并服从识别。这是中华民族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领空安全的合法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日益增长的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在为国家迈出新的安保步伐欢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防空识别区一旦划定,就需要国家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空中监控预警和作战能力作为支撑,否则,己方识别区无力管辖、任人进出,以致形同虚设,无异于对国家主权的最大亵渎。未来如何有效履行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职能使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险恶”的东海东海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韩、日、台由北至南呈三角之势阻挡了我军通往远海的航路,近海空间显得十分拥挤。从周边环境上看,东海防空识别区也比美、英等主要大国的防空识别区要“险恶”。美国地处北美洲,在该地区拥有绝对霸主地位,与友邻国家不存在领土争议,周边局势相对稳定,传统安全威胁不大。美国共有5片防空识别区,除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紧邻俄罗斯戒备较严外,华盛顿特区防空识别区更多的是政治象征意义,另外3片的前方不是广阔的太平洋就是浩瀚的大西洋,海空战略纵深极大,防空识别区其实多少带有一点冷战遗留的味道。再看英国,英伦半岛几乎被欧盟国家环绕,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大趋势下,其防空识别区也不会直面太多的安全问题。反观东中国海,各方势力交织,剑拔弩张、战意弥漫。中日在海洋利益、领土主权问题上争议不断,台海气氛仍然紧张,半岛局势摇摆不定,我国面临着美、日、韩的联合围堵,战略空间已极其狭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此次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与日韩划定的防空识别区均有部分重叠。由于划设防空识别区只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并无明确的国际法予以量化和强制,可以想象,未来东海防空识别区内必定“热闹非凡”。要利剑更要耳目俄罗斯前防空军司令员雅科夫列夫曾说过:“谁想成为天空的主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利剑,而在于拥有多远的耳目。”防空识别区重在“识别”二字,强调的是及时掌握飞入己方识别区内的飞行器情况的能力,只有对方存在威胁或不服管理时,才出动战机执行识别查证或伴飞拦截任务。毫无疑问,监测能力是支撑整个防空识别区有效运行的基石。“防得住”首先要“看得见”,如果侦察预警范围无法完整覆盖己方防空识别区,那么后续行动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广阔的天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身影,未来防空识别区将面临着监控目标多样化的难题,对各国的侦察预警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一是隐身技术已在世界主要大国广泛应用并将继续发展。冷战期间,为寻求一种能够有效突破苏联防空网的作战手段,美国先后尝试了提升作战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这两种方法,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后来,一些科研人员建议,可以考虑研制一种能避开雷达探测的战机,用于摧毁对方的监控探测设备,为传统战机趟平道路。于是,世界上第一型实装的隐身战机F-117A应运而生。在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的军事行动中,F-117A首次亮相,这种用“大炮打蚊子”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检验其实战性能。2年后,F-117A在海湾一

撑开东海上空的安全大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