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改革在试错中坚定前行.doc俄军改革在试错中坚定前行在地缘政治、社会和经济条件急剧变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想保证军队够用管用,国家就必须考虑并即刻着手进行军事改革。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要能够预知、计划和落实上述变革,以确保武装力量的团结统一并能够继续适应需要。?D英国学者戴维?格里茨“我国历史上19和20世纪的大规模、根本性的军事改革经验表明,从来都不会一下子实现最理想模式。一些问题不得不反复多次,以寻求所谓的‘最佳结果’”。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D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军事改革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且常说常新的话题。作为一种常态化军事现象,俄军改革呈现出较强的坚决性、激进性和反复性特征,令人在惊叹感慨之余又时常有眼花缭乱之感。自1992年俄军组建以来的历次改革,无不可以用“大刀阔斧”“伤筋动骨”“脱胎换骨”之类的形容词来描述。尽管如此,俄军改革特别是2008年开启的“新面貌”改革成效依然十分明显。如果说2014年在克里米亚战场上俄军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今天俄罗斯大兵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则充分证明,俄军改革取得了成功,改革过程中的不断试错已成为通向成功的重要阶梯。改革是1992年以来俄军建设的主线2001年,俄罗斯战略火箭军被降格为兵种1992年以来的俄军建设史,就是一部军队改革史。军事改革,已成为历任总统关注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历任国防部长的主要工作。这同时也使俄军改革具有了鲜明的阶段性,较强的时代性和个人色彩。概括起来就是,叶利钦时期的改革是“艰难开局、重在裁减”,而2000~2008年普京时期的改革则是“重点推进、理顺上层”,2008~2012年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改革可概括为“重塑面貌、基本转型”,“”时期的改革则是“深化调整,重在纠偏”。俄罗斯“中央”一2015军事演习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既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军事改革的继续,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必须完成境外撤军、裁减军队这一系列任务,同时也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因为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及面临的安全环境全都变了,军队的使命任务相继发生了变化,军队必须从原来的苏式军事体系向新的军事体系转变,建设一支更加精干高效、便于指挥的新式军队。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军政高层达成了共识。但是,这个新式军队应该是什么样?对于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以及此后的国防会议秘书巴图林为首的激进改革派认为,既然国家走上了西化的道路,就应该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建军模式建设和改革军队。他们的主张遭到了保守派的批评,保守派认为,改革必须立足俄罗斯国情军情,尽量保持苏军传统,保留军区体制和五大军种的结构。在争论中,除了进行裁减外,俄军改革进展不大。1997年后,战略火箭军司令出身的谢尔盖耶夫元帅担任国防部长,在叶利钦的支持下强力推进改革,合并了国土防空军和空军,撤销了陆军总司令部,建立了两个联合军队集团,压缩了中央机关数量,进一步裁减了军队员额。作为一个在政变中上台的领导人,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极其困难,既要在军费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大幅裁减军队,又要为确保地位稳固而寻求军方支持。这导致叶利钦推行的改革犹犹豫豫,患得患失。自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对“伊斯兰国”多处设施进行了空袭普京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强国必先强军”的口号。通过打响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确立了强硬形象。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集中解决了三项任务。他首先纠正了叶利钦时期的
俄军改革在试错中坚定前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