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规划辅导:城乡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模式.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规划辅导:城乡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模式
下面将从思想与发展,基本原理和规划的总体模式各个方面介绍景观生态模式其在
城乡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1  景观生态思想及发展

意义,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景观。

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

斑块尺度原理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
物种(interior species)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
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总起来说,大型斑块可
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
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

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林内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
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庇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
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可以
出现在农田或建成区景观中,具有跳板(stepping stone)的作用。

斑块数目原理

减少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抹去一个栖息地,从而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
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则意味着增加一个可替代的庇难所,增加一份保险
(Opdam, P., 1991.)。一般而言,两个大型的自然斑块是保护某一物种所必须的最低斑
块数目,4~5 个同类型斑块则对维护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安全较为理想。

斑块形状原理

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
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圆整形的斑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
少边缘圈的面积,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使外界的干扰达到尽可能的小,有利
于林内物种的生存。但圆整的斑块不利于同外界的交流。

斑块的位置原理

一个孤立的斑块内物种消亡的可能性远比一个与大陆(种源)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大
的多。与种源相邻的斑块当其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占领,
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

2选择某一斑块作为保护对象时,一方面要考察斑块本身的属性,包括物种丰富性和
稀有性;同时也要考察其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战略点的概念(strategic point)
就是针对斑块在景观中的位置和作用提出来的(Yu, 1995a~c, 1996a )。他认为,景观
中有某些关键性的位置,对它们的

城市规划辅导:城乡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宝钗文档
  • 文件大小117 KB
  • 时间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