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李晓璠
摘要: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显著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城市化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城市化为人们带来一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1 生态人居环境的由来
早在1698年,英国著名的规划学家霍华德就针对工业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园城市”理论,《雅典宪章》也指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居住”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是住房本身,而且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居环境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居住社区的综合环境,是居民赖以生活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交、与自然接触的空问;而广义的人居环境则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物理环境三个部分。社会环境有社会秩序、民主政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和居住社区等各个层面;经济环境包括产业结构、资源转化效益等。物理环境有城市用地布局、环境污染防治、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敏感区保护等内容。当今最令人关注,通常在研究中提及的主要是生态人居环境。它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基础,是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生态人居环境的优越性
与传统人居的环境比较,生态人居环境具有以下优越性:①和谐性。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环境。②高效性。改变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③持续性。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④整体性。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关系。一个城市如何营造生态化人居环境,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城市密集度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生态人居的建设和城市生态的发展,应包含从生态规划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从生态规划到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规划,落实到绿色的建筑的设计,指标体系从规划一直控制到建筑实施。生态规划有别于我们传统的规划,应从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在人与行为之间、基础信息、水源植物、土地利用、气候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包括地质因素、水文、植物类的分析,生态性分析,以及景观格局的分析等。
3 绿色建筑设计是以人为本发展住宅建设的必然趋势
现代国外住宅经历了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住宅生态绿色住宅——健康住宅。它们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各自的重点。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有:①室内热环境差,冬冷夏热,导致能耗加大、患病率增高。②噪声影响居民生活和睡眠,户内隔声不达标以至邻里不和。③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一时增加容积率,居民日照无保证。④水资源浪费大,利用率低。⑤水体污染严重,存在致癌和可凝致癌的微生物、有机物,水厂采用传统工艺而不能有效清除。⑥住宅封闭性和住宅匿名性加剧了人际关系淡漠。
4 生态人居建设的研究课题
房地产开发商在生态人居建设的整个系统工程中,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建设生态人居应重视以下课题的研究:
注重生态水质的处理
采用净水技术局部进行水质处理,在使用景观水净化技术的同时,加入了景观净化特效菌,设置独特的水下给气增氧系统,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景观,娱乐用水C类标准,处理好的水除定期保持一定补给新鲜水和排洪外,不向外排放。合理配置水生植物,在河
生态人居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