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节水减排实施方案 节水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水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确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水量指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水资规划、建设项目水资论证、取水许可、水平衡测试、计划用水制度,保证节水指标的落实。
实施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要依据水环境和水资承载能力,对排污量进行指标核定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排污量。加快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严禁无证排放、超标排放。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对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重点加强饮用水水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加大水资费征收力度,扩大水资费征收范围,实现水资费按标准足额征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原则确定再生水价格。改革水价计价方式,实施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水资管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水资状况和政策法规及实施情况。要畅通公众参与管理的渠道,对关系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要通过召开听证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保证用水户充分表达意见、民主参与决策。在农村牧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用水者协会。用水者协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水量分配、水价制定、水权转换,必要时需经过用水者协会同意。
四、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提高水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约用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用水或者限制用水。它是指通过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应用必要的、现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用水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用水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单方水的生产力,提高单方水的效率。通过水资的合理使用、高效利用,从而达到既提高水资的利用效率,又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量。节水不仅可以增效减污,而且节水本身就是一种开措施,通过节水既可节省开的投入,又可减少治污的费用,并提高单方水的生产力和效率,一举数得。
大力实施了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特别是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的措施来抓,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水资利用的渠系节水与田间节水相结合,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水利工程节水与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依靠和发挥农民节水的积极性与政府宏观扶持引导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财政扶持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农牧民节水的积极性,引导农牧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使其真正从节水中得到实惠。对灌区节水实行“两改一提高”,即通过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工业节约用水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
市节水减排实施方案节水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