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目录
1  工程概况1
2 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ﻩ1
混凝土质量通病常见形式ﻩ1
产生的原因分、预应力张拉作业组、测量监控组、技术保障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混凝土温控组。各组在总指挥领导下协同工作。
针对现场指挥保障体系中的人员分工,明确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每个具体负责人。
小组的划分和具体工程的施工内容有关,保证覆盖分项工程中所有的施工内容。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照常规混凝土施工增加混凝土温控组,由温控小组指导和实施混凝土的温控。
3.2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采取“三级交底"方式进行,首先由工程技术部,对施工的技术主管和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工班长)进行交底,然后由参与施工的负责人,向一线的施工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为消减认为传达误差,亦可由工程部直接向一线生产工人进行交底。
此交底方式能够保证技术交底的效率,并强化参建人员的工程认识和责任意识。
3。3  完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整改结果和证明材料上报检查部门;出现质量事故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
 人员培训制度和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定期对一线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一线工人技术和知识进行培训。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开展,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我部将按照项目(总监)办规定和我局的规定,对人员变更有效管理.
做到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变更手续完善;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合乎合同规定;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分包和劳务分包经建设单位或监理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齐全。
4 材料管理
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通病的出现。
4。1 对材料的进场采取严格的检验制度
(1)加强材料进场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如有不合格,应及时处理或退场。
(2)严格按相关规定对已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进场应具备出厂合格证书,同一工程部位不得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材料。
(4)砂、石料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材料堆放、标识管理
(1)料场设置足够的排水沟,场地内不得有积水,对于场内低洼区域,清理砂石料后加铺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厚度以满足自流排水为宜。
(2)钢筋、钢绞线等应存放在地面较高的区域,并应采用枕木或型钢支垫。
(3)原材料分区堆放,不同的材料不得混杂,同一批次材料尽可能存放在同一个料区。
(4)砂、石料堆放必须设有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材料规格、进场时间、使用工程部位、检验状态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钢筋、钢绞线、锚具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检验,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6)拌合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料罐挂设明显标识牌,标识牌应包括材料生产厂家、品种、标号以及负责人等内容。
(7)同一料罐不得混放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材料.
4.3 材料使用过程控制
(1)混凝土生产严格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并应根据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合理调整配合比。
(2)混凝土拌制前,应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及时根据含水量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混凝土生产、养护用水采用合格的水源,养护水必须采用清水,不得采用含泥或其它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实体质量的水用于养护用水。
(3)尽量避免不同标号混凝土同时浇注,如需要同时浇注,则应在拌合站、混凝土罐车上挂设标识牌,明确拌合站、混凝土罐车拌合运输的混凝土标号和使用工程部位.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4)混凝土生产时注意区分使用相应工程部位的原材料,不得混用。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1)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完善材料管理、签字制度,各种材料标识牌应有责任人签字.
(2)完善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 文件大小93 KB
  • 时间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