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年1 期中国戏曲史上,率先提笔写戏的女性作家出现在明代。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戏曲女作家”是叶小纨(1613-1657),但事实上,真正堪称“中国戏曲女作家第一人”的应该是回族作家马守真(1548-1604),后者名列“秦淮八艳”。所谓“八艳”,乃指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畔八个青楼名伎:卞玉京、顾眉生、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这些青楼女子,身处时局板荡、朝代更替之际,围绕她们有太多涉及时政、历史、文化的传闻,而她们中多数人表现出的非凡人格和气节,让多少男儿也自愧不如。这些女子,青春风流,多才多艺,跟名士文人交往密切,她们那极富传奇性的人生故事,数百年来飘荡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替六朝古都染上了浓浓的粉色,借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话来说,“秦淮河三字便极亲密地与中国文学史相追随着”淤。就在这秦淮河畔粉色浓郁的“八艳”中,产生了中华戏曲史上堪称凤毛麟角的女剧作家马守真。华夏戏曲艺术成熟于宋元时期。或以为,“元代是一个戏曲的时代,而戏曲的表演,离不开女性的大量参与。因此,就像唐宋时代的唱词之风曾经造成了一代歌妓的词艺修养一样,元代新型的‘曲妓’,也不乏作剧曲或散曲的才能,她们虽不以此为业,但经常能即席发挥。”于活跃在元代戏曲舞台上的女演员大多出身青楼,故而当时为女伶立传之书即取名《青楼集》盂。中国戏曲女作家第一人马守真李祥林内容提要:迄今所知,女性戏曲作家出现在明代。通常人们认为叶小纨(1613-1657)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戏曲女作家”,其创作的杂剧《鸳鸯梦》刊于明末也就是1636 年。事实上,堪称“中国戏曲女作家第一人”的应是回族作家马守真(1548-1604),她创作了演述王魁负敫桂英故事的传奇《三生传》,该剧才真正是“填补了女性写作戏曲的空白”的首部作品。关键词:中国戏曲女作家马守真回族①林语堂:《吾国吾民八十自叙》,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150 页。②邓红梅:《女性词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174 页。③夏庭芝:《青楼集》,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下文关于元代女演员的文字均见此书,不再另注。921355年成书的《青楼集》,记载了从元初到该书写成的近80年间勾栏事迹,其中有“南北诸伶”上百个色艺俱佳的勾栏女子,她们大多身世苦难,有的因家长犯罪而没入教坊,有的因饥寒交迫而沦落乐籍,是处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这些女伶中不乏舞台名角,“杂剧为当今独步”的珠帘秀自不待言,见于《青楼集》记载的还有:顺时秀,“杂剧为闺怨最高,驾头诸旦本亦得体”;南春燕,“长于驾头杂剧,亦京师之表表者”;天然秀,“花旦、驾头,亦臻其妙”;燕山秀,“旦末双全,杂剧无比”;朱锦绣,“杂剧旦末双全”;赵偏惜,“旦末双全”;天赐秀,“善绿林杂剧,足甚小,而步武甚壮阳奴,精于绿林杂剧”……这些女子,有文才,技艺高,跟文人词曲唱酬,交往密切,如名列该书卷首的梁园秀,歌舞谈谑,为当代称首”,她创作的散曲甚至为“世所共唱之”,她还长于书法,“喜亲文墨,作字楷媚”。元杂剧的繁荣,正是由这些舞台上的女子同剧作家们并肩创造的。然而,元代尽管涌现出王实甫、关汉卿等一大批男剧作家,涉足剧本创作的女性则不见有,当时专为剧作家立传的《录鬼簿》(钟嗣成
中国戏曲女作家第一人马守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