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长.doc尺有所短寸有长摘要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获得审议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甚至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及各大主流传统媒体的推动下,新老媒体的各种融合实践与尝试,从未中断。但是,令人遗憾和焦急的是,在资金、人力和政策各方面巨大的复出后,国内的新老媒体成功融合案例仍然迟迟不见踪影。更不要说,获得成功并可以多规模推广复制的案例了。其实,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媒体的新老融合,也有着自身独有的规律和特点。如果,不能做到对新老媒体全面清醒正确的认识与解读。单凭简单的热情、冲动,甚至是政策的倾斜扶持与鼓励。那么,成功融合的路径,依然很难找到并成功。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新老媒体各自在市场大潮中的力量消长变化,以及历史给新老媒体分别打下了什么烙印,留下了什么特质,做全面客观的分析思考。用更低平的视角和思维,认真思考新老媒体融合路径及其实现。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5-0019-040引言不久前,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应当看到,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科技与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面对来自新媒体的严峻冲击,纷纷采取了各种方式尝试实践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但是,必须看到,其取得的成效远没有达到各方的期望与目标。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媒体人,同时作为近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碰撞、融合发展历程的见证着与参与者,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将自己近些年来就上述社会热点问题的一些观察与思考,予以梳理阐述。以期为新全媒体时代早日到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1思考一:“找到”新媒体要想探究新老媒体融合的路径和内容,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传统媒体,哪个又是新媒体。但是,对于这两个概念性定义,却因为其自身仍处在高速发展和变化当中,故而被学术界广为争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和报纸相比,电视可以叫做新媒体,但和互联网等相比,电视又是旧媒体。只是新媒体又不能变成无限相对的、没有办法解释的词,在一定时间内它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新媒体。因此,今天的新媒体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1]。根据上述新媒体定义,再加上对于事物一般定义规律的简单逻辑推理,我们便可以试着反向得出进而看清楚“传统”媒体的基本轮廓和包含。这也就为我们在分析看待新老媒体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发展现状与具体情况时,有了可以聚焦的具体概念和基本印象。“攻势”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迅速普及,加之,各类移动通讯终端软硬件的迅猛发展。使得近年来,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市场争夺中,显现了占有率方面的不断萎缩。尤其是近一两年,国内许多发达地区,传统媒体更是出现了雪崩式的严重下滑。“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2]。“得势”与“得分”应该说,传统媒体在中老年受众中得以稳住阵脚,获得较为广泛的肯定。其主要原因,还是受该群体长期工作生活逐步形成的媒体接受习惯使然。但对于市场而言,具有最大消费能力及潜力的群体,毫无疑问是青少年。因此,被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想当然”、赖以生存的主要广告市场及投放,也几乎是在与广大受众同期同步,用真金白银紧随紧跟,迅速转而投向新媒体。“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机。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在近几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被逐步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
尺有所短寸有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