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奇妙的对联》教案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奇妙的对联?教案设计
精品文档
2022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0
?奇妙的对联?教案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答复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
在我们一中,原来都有春节期间在教室门上贴对联的习惯,有个班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你帮助检查一下,看看帖的对不对?
(投影)(学生可能看得出来张贴的不对,老师就追问“为什么〞)
(老师明确:)对联的张贴,以面对读者右边为上,左边为下,对仗工整的对联要求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的尾字是平声。我们简称为“仄起平收〞。
刚刚出示的对联原来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需要调换一下,那就要靠我们运用平仄的知识来做出判断。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方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小练习稳固一下同学们对对联特点的掌握。
(出示投影:练习)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
对了,这是比拟有趣的“隐字联〞。 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
(投影:出示如下几副对联)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波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风格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着〞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

最新《奇妙的对联》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果冻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