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第1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一章
本章主要介绍基本名词和基本概念。属于基本知识的内容比较多,需要适当记忆。
第2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一章
软件的定义:程序、数据、文档;
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据流图如何庞大复杂,都可以分为变换型数据流图和事务型数据流图两类。
JSP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以数据驱动的,主要为中小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程序结构的一种开发方法。
第22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三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
什么是模块独立性
所谓模块的独立性,是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的具体的子功能,只通过简单的接口和软件系统中其它的模块相联系。
第23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三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
耦合性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第24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三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SP)方法,它有下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第二,使用顺序、选择及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
第三,主程序员的组织方式。开发程序的人员应采用以一个主程序员、一个后备程序员和一个程序管理员三人为核心,再加上一些专家等组成小组
第25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对象、类和继承)基础上的方法;
对象是构成世界的一个独立单元,它具有自己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角度看: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一组对象的抽象;
第26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消息是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的通信单元,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类中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
对象可看成是属性(数据)以及这些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体。封装是一种信息屏蔽技术;
第27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数据抽象、信息隐藏、分类继承等特征;
继承:继承是使用已存在的定义作为基础来建立新定义的技术,一个类可以是多个一般类的特殊类,它从多个一般类中继承了属性和操作,这种继承模式叫多继承,否则就是单继承;
第28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多态性是指在一般类中定义的属性或操作被特殊类继承后,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第29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多态性是指在一般类中定义的属性或操作被特殊类继承后,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对象(以及它们的类)与外部的关系结构主要有两种:“一般-特殊”结构和“整体-部分”结构,“整体-部分”结构体现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聚合原则,“一般-特殊”结构体现了分类及继承原则;
第30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获取用户对系统的需求、标识类和对象以及定义类的结构和层次;
第31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UML部分的主要知识点:
UML视图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构件视图、并发视图和部署视图,共5种;
UML建模包括:用例模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实现模型;
第32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静态模型将使用类图、对象图和包图;
动态模型使用:用状态图、顺序图、协作图和活动图;
对象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关联(association)、泛化(gener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细化(refinement)。
第33页,本讲稿共54页
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使用UML的过程:系统需求、系统需求分析、静态结构模型、动态结构模型。
第34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五章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4项功能:版本控制功能、变更管理功能、状态统计功能和配置审核功能;
基线:基线是软件生存期各开发阶段末尾的特定点,也称为里程碑,包括3种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
第35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五章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项:指的是一个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的集合,配置项是为了配置管理而指定的,并在配置管理过程中被当作单一实体 ;
配置审核:功能配置审核——验证配置项的实际功效是否与其软件需求一致,物理配置审核——确定配置项符合预期的物理特性,即特定的媒体形式。
第36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五章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是一门应用技术、管理和监督相结合的学科,
通过标识和文档来记录配置项的功能和物理特性,
控制这些特性的变更,记录和报告变更的过程和状态,并验证它们与需求是否一致。
第37页,本讲稿共54页
第五
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