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
. .1-2~-4。
风险途经识别
工程事故的风险通常划分为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三种类型,事故风险都可能引起环境灾害。根据危险物质及危险装置的识别结果,可以分析出风险的发生事故以及环境事故、风险物质进入环境的途径。
1
. . . . .
. word . .
-
. z.
1、火灾的影响
火灾包括四种类型:池火、喷射火、火球/气爆、突发火。
火灾首先是通过放出辐射热影响周围环境。如果辐射热的能量足够大,可引起其他可燃物燃烧,包括生物。一般来说,获得辐射热局限于近火源的区域内〔约200m〕,对邻近地区环境影响不大,其主要影响通常仅限于厂区X围内。
2、爆炸的影响
爆炸是突发性的能源释放,是可燃气团燃烧的两种后果之一,造成大气中破坏性的冲击波,爆炸碎片等抛射物,造成危害。
3、毒物的释放或泄漏
由于各种原因,使有毒化学物质以气态或液态形式释放或泄漏至环境中,在其迁移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起初其影响仅限于工厂X围内,后期进入环境才成为环境风险的主要考虑内容。
〔1〕水体中的弥散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环境的方式主要是有两种情况,一是液体泄漏直接进入水体的情况,二是火灾爆炸时含油类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消防水由于处理措施不当直接排入地表水系统,引起环境污染。
进入水体环境的有毒物质是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被稀释、扩散和降解的。包括水中颗粒物及底部沉积物对它的吸附作用,有毒物质在水/气界面上的挥发作用,生物化学的转化等过程。
〔2〕大气中的扩散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空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毒性气体的泄漏,二是火灾爆炸时未完全燃烧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三是液体泄漏事故中液体的挥发。
1
. . . . .
. word . .
-
. z.
毒性气体云团通过大气自身的净化作用被稀释、扩散。包括平流扩散、湍流扩散和去除机制。对于密度高于空气的云团在其稀释至平安浓度前,这些云团可以在较大X围内扩散,影响X围较大。
-1。
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和表2。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那么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假设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那么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那么按下式计算,假设满足下面公式,那么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3、重大危险源辨识
该工程各单元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主要按照以上依据而定。
1
. . . . .
. word
应急救援预案风险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