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概述
1. 收集、整理资料——检查表(Check List)
2. 确定主导因素——柏拉图( Pareto Diagram)
3. 展示变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
4. 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
5. 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层別法(Stratification)
6. 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直方图(Histogram)
7. 识别波动变异的来源——控制图(Control Chart)
品管七大手法之一:检查表
一、检查表的简要说明
-----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来,
-----然后定期的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
-----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
是最简单,使用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种
品管手法。
检查表在应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 确定项目:可参照案例,也可使用多方
论证,使检查的项目不遗漏。
2. 确定频率:每小时,每天、每周,还是
每月检查。
3. 确定人员:选择适当的人,铁面无私地
执行检查工作,记录结果。
4. 公布结果,必要时,将查到的问题经汇
总后再进行公布。
二、检查表的实施步骤
;
;
3. 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问题或数据;
;
;
;
7. 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检查表的种类
点检用检查表,如:
•设备点检表
• 5S---检查表
记录用检查表,如:
•工序分布检查表
•不合格项检查表
•缺陷位置检查表
•缺陷原因检查表
品管七大手法之二:柏拉图
1897年,
(1848—1923年)在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发现
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80%的社会财富掌握
在20%的人手中,后被称为“柏拉法则”。
一、柏拉图绘制注意要点:
1)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坐标一般表示数
量或金额,右侧面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累积
的百分比。
2)柏拉图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
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3) 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
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
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
点子按顺序连成光滑曲线。
不良项目累计百分比 100%
% 100%
%
140
90%
90%
130
%
120 80%
%
110
70%
100
%
90 60%
80
50%
70
60 40%
%
50
30%
40
30 20%
20
10%
10
0 0 0%
孔位锣槽色差尘粒尺寸划伤不平其它
品管七大手法之三:因果图
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在1952年发明,又称
石川图,亦叫鱼骨图或特性要因图,由于它形状象
一尾鱼的骨架而得名
鱼头是问题,其目的是要找出造成此一问题的
可能原因。
问题的发生,必然有其内外因,
原因的存在,又必会产生变异的结果,
就是说,原因与结果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要因要因
特征
要因要因
品管七大手法学习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