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 从个人卫生做起
目前正值春夏交替季节,当气温逐渐升高时,为肠道病毒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据近几年我市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4-7月份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尤其在预防手足口病 从个人卫生做起
目前正值春夏交替季节,当气温逐渐升高时,为肠道病毒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据近几年我市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4-7月份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尤其在幼托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易造成本病的流行。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三、手足口病传染途径有哪些?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特点?
五、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六、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在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传染途径有哪些?
1、密切接触: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2、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3、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发期。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流行期间,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都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出现。
个人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15字诀:
勤洗手
吃熟食
喝开水
勤通风
晒太阳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吃熟食。喝开水,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在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勤通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的良好通风。
晒天阳。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带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晒衣被,让孩子休息好,适当地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小朋友们,你们会洗手吗?
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把水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五步洗手法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汗。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
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
员应穿戴手套。清洁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
拭消毒;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
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
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
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
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的口诀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预防关键从“卫生”做起!
谢谢
预防手足口病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