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 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
1自由回答.
2集体交流复习旧知识以引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 5
三、补充内容
加强理解
1出示:“察今”篇中另一则寓言故事。
2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循表夜涉”:时间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思。
1齐读。
2自由交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其知道“察今”篇中共讲了三则寓言故事。
五、作业 兴趣题:
选择三则寓言故事中的一则,创作一集动画短篇或创作有连读几个画面的连环画。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诸子百家及《吕氏春秋》的有关文化常识,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
2、通过对比阅读掌握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先叙事后议论的特点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其显示意义,并培养创造性扩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落实文言实词;通过对比阅读掌握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其显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论语八则》,思考:《论语八则》《天时不如地利》有什么相同点?
2、后世儒家给孔子和孟子的尊称分别是什么?(圣人,亚圣)
3、你还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几家?能否说说他们的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荀子》——礼乐仁义
道家:老子、庄子——《老子》《庄子》——自然、无为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韩非子》——严刑峻法
兵家:孙膑——《孙子兵法》——战胜
名家
阴阳家
农家
小说家
纵横家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博采众长
二、介绍《吕氏春秋》
1、秦国吕不韦组织门客所著。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大商人,后来成为了秦国的丞相。他广招门客,据称有三千人之众。吕不韦让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讨论,最后写成了《吕氏春秋》
2、《吕氏春秋》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医学、文学等各方面的庞杂理论体系。《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总结历史经验,为秦国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3、《吕氏春秋》行文简短精炼,直击要害,往往用小故事小寓言来揭示道理。吕不韦在写完这本书后,将它挂在城门口,说谁能将这本书添上、去掉、删改一个字,就可以立即赏赐千金。结果很久都没有人敢来领赏,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
4 / 5
三、初读《引婴投江》《刻舟求剑》
1、学生齐读,读出作者的态度
2、自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讲了怎样的事?作者有怎样的态度?
3、翻译课文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