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情表教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陕科大附中高中学生自主学习
陈情表教学案
编者:王毅 编审:
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
班级
组别
第 组
姓名
课题
《陈情表》第1课时
学习(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答案:(1)名词作状语 向上 (2)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3)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知道 (4)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终了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忧伤不幸的事 (6)形容词用作名词 卑微低贱的身份 (7)形容词用作名词 诚心 (8)形容词用作名词 年老的人 (9)形容词用作动词 远离

(2)那么刘病日笃( )
(3)谨拜表以闻( )
(4)保卒余年( )
(5)夙遭闵凶( )
(6)猥以微贱( )
(7)愿陛下矜愍愚诚( )
(8)凡在故老( )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独立考虑,合作探究既定学习任务。
2、小组展演交流探究结论(小组互评)。
3、老师点评
1
归纳小结


(课堂生成问题)
收获和反思
陕科大附中高中学生自主学习
陈情表教学案
编者:王毅 编审:
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
班级
组别
第 组
组长
小组成员
课题
《陈情表》第2课时
学习目的
1、梳理文思,以意逆志,揣摩主题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借景抒情、比照、衬托等的表现手法.
2、积累美词名句。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
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
探究中的困惑和问题
一、激趣。
二、合作交流,小组展演
1、本文主要陈的是什么情。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承受,非常困难。李密是怎么说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就当时处境看,假设李密开场就向晋武帝提出恳求,不但达不到目的,,李密上来不谈上表的目的,而是从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谈起,回忆了幼时的悲惨遭遇和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境,营造出一种情感气氛,使下文提出辞不赴命的恳求有了必要的感情根据。
要说服晋武帝,只有“情"还不够,还得晓之以理。作者历数“察臣”“
?
2、文中的“孝”表如今哪里?你如何对待李密的“孝"?
举臣"“拜臣"“除臣”的“国恩",极写“刘病日笃”“告诉不许"的狼狈处境,把尽忠和尽孝不能两全的苦衷提醒出来,再把晋朝“以孝治天下”作为理论根据,说明“辞不赴命"的原因,把握武帝心理,化解武帝疑虑,为提出要求铺平道路。提出要求之前,又合理地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方法,既做到忠孝两全,,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文中“孝”主要表如今以下四个方面:
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②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不能废远;④庶刘幸运,保卒余年。
李密反复强调“孝”,绝不仅仅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成心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以应诏的。李密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困难生活中培养和开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此是可贵的。
也可从反面来说,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李密作为亡国遗臣,对卷入当时的政治漩涡不免有所顾虑、戒备,供奉祖母虽是实况,却也是推托借口。但妙在不露痕迹,利用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恳诉臣必须尽孝祖母不能应诏之情.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
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
探究中的困惑和问题
1 。假设晋武帝和李密面谈,晋武帝问李密:“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作为李

陈情表教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2-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