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浣溪沙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9、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9、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1、出示《题西林壁》,读后问学生: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板书苏轼〕
出示作者的资料。〔课件〕《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苏轼的蕴含另一人生哲理的词《浣溪沙》。
这首词的词牌名叫什么?
师:“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二、初读正音。
1、孩子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
2、检查朗读。
出示“蕲”,正音。蕲水是一个地名,今湖北浠水县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这是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3、孩子们,我们读词亦可以像读古诗一样,有停有连,读出韵味。
〔课件出示词,停顿处用斜线断开。〕再读。检查。
三、学习上阕。
1、孩子们,一首词是由上阕和下阕组成的。你能说说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是哪一句?〔学生答复〕
2、〔课件出示上阕〕指名读。
想想上阕写了些什么景物?先用笔在书中圈画〔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杜鹃〔布谷〕。〕你能结合书中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写一写作者看到的美景和作者的心情吗?
3、学生动笔写。(生汇报)
4、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你已创作了一首《浣溪沙》的上阕了,把你写的文字美美地读一读,估计自己写了多少字?但苏轼描写这些美景仅用了21个字。比照你的和苏轼的词,你有什么发现?这就是宋词的特点“言简意丰”,真可谓“语有境、意有情”
5、简洁、“意有尽而情无尽”。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词。〔全班读〕
6、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
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
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 〔出示幻灯片〕
四、学习下阕。
1、走进作者,感受其创作冲动。
苏轼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课件出示背景〕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
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幻灯片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幻灯片出示总结〕
2、 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这首词中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这首词中抒发词人老当益壮、发奋进取之心情的句子是?
3、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

浣溪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