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汇编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用符号表示为 m 。另外还有7个单位。
1k m= 1000 m,1m= 面
2、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振动 停顿,发声也停顿。(精品文档请下载)
2、传播:声由 介质传播的,一切 固体 、 液体、 气体 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作介质传播的; 真空 不能传声, 声波 的形式传播着。(精品文档请下载)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 快慢 ,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间隔 。
15℃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 不同 (同、不同).声在 固体 中传播最快,在 气体 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 钢管 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 水 、 空气 传过来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 反射 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 .(精品文档请下载)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假设不到0。1s,回声和原声相混使原声 加强,使声音更响亮。发声体间隔 障碍物的间隔 至少要大于 17 米才能产生回声。(精品文档请下载)
利用回声测间隔 :s= vt/2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指的是音调、 响度 、 音色
① 音调 ,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频率 越大,音调越高。(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 响度 , 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 响度 越大. ③ 音色 ,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一样的情况下, 音色 音色 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精品文档请下载)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它的单位是 赫兹(HZ) 。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20000 HZ。人们把高于 20000 HZ的声叫做 超声 波;把低于 20 HZ的声叫做 次声 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超声 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次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广、窄)。(精品文档请下载)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 音调 ,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我们能区分是数学老师的声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 音色 区分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3节 声的利用
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 信息 ,还可以传递 能量 。
利用声来传递 信息 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3、利用声可以传递 能量 。超生洗碗、超声碎石,都是利用声来传递 能量 的例子.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乐音 。
(2)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那么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 正常的休息、学习、工作 的声音为噪声。(精品文档请下载)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人们以 分贝(dB) 为单位 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0 db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 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
50 分贝. (精品文档请下载)
3、我们
八物上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