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基数效用论(直接加总、边际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论(不可直接加总、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两者结果相差无几。多选题必定有一个就是错的,少选得分。
消费者偏好的假要素成本
三、生产要素供给曲线与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竖轴为W,纵轴为L,边际收益曲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水平线,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供给曲线
四、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五、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提供者的曲线)
向后弯曲的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解释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六、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
短期的资本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长期的资本供给曲线就是向后弯曲的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垂直的,不论长短期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
一般均衡或瓦尔拉斯均衡:供求平衡,效用最大。
帕累托改进:其她人福利不变,提高某人的福利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了,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的条件
主体合理、信息完整、完全竞争、不存在外部性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税收抑制外部不经济,补贴可以实现外部经济,另外合并相关企业也能消除外部性
现在就是明晰产权,可以消除外部性,,因此科斯定理: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很小为零,最终的均衡都就是帕累托最优
因此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她性
纯公共物品:国防、治安。准公共物品(有一定的拥挤型):教育、医疗、公路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她性
5、信息不对称导致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调整模型
1、GDP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
国民生产总值
GDP的计算发放: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不含所得税,营业盈余包含政府补贴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C+固定资产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得出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门:总支出=总收入(s:私人储蓄,T:税收)
C+I+G+(X-M)=C+S+T即I=S+(T-G)+(M-X)
(总的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储蓄)
门:I=S+(T-G)
两部门:I=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凯恩斯消费理论假设:两减一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就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因为有自发性消费的存在)
凯恩斯消费函数:C=a+bY即:消费=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投资乘数K=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将凯恩斯消费函数代入为:
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可以求出均衡国民收入
总需求与总供给
利率越高:总需求越低
货币供给量越多,总需求越高
政府购买越多,总需求越高
税收越高,总需求越低
预期越高,总需求越高
价格总水平越高,总需求越低
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产生的原因:财富效应(消费)、利率效应(投资)、出口效应(净出口)
短期总供给曲线:右上方倾斜,长期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决定供给的基本因素就是价格与成本
其她因素:技术、工资、能源、原材料等
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没有价格
长期来瞧,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
总供求的模型
长期来瞧: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就是总需求
短期来瞧,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率(现行价格计算反应规模,不变价格计算反应增长速度)
二、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的贡献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波动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长短:长周期(50-60年)、中周期(8年,影响明显)、短周期(3-5年)按照经
中级经济师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