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方案
0
中
水
回
用
方
案
2022年12月2号
1
第一章 概述 3
工程概况 3
1工程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5
设计范围
1、工艺流程及设备设计
2、土建建〔构〕筑物设计
3、电气设计
4、总图规划设计
第二章 处理规模及处理程度
设计水量、水质
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参考同类污水资料,确定设计指标如下:
表2-1原水水质水量表
工程
水量
(m3/d)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动植物油
〔mg/L〕
氨氮
〔mg/L〕
类大肠菌群
〔个/L〕
污水指标
60
350
180
200
5
35
2×105
6
污水排水量为:Qd=60 m3/d Qh= m3/h。
处理后目标
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污水经处理后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2〕标准,处理后的水可满足作为绿化的根本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表2-2出水水质标准
工程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动植物油
〔mg/L〕
氨氮
〔mg/L〕
类大肠菌群
〔mg/L〕
一级A标准
≤50
≤10
≤10
≤1
≤5
≤103
第三章 工艺流程确实定
在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工艺能否到达各项出水指标的要求;工艺是否可靠;工艺方案造价的上下;运行管理是否方便;运行本钱的上下;现场条件是否允许,等等。
7
根据出水水质要求,本工程出水到达再生水回用的高标准,其处理工艺主要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SS〕、BOD5、CODcr、NH4+-N等有机污染物为目的。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一般为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本工程原水为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较好。根据本工程水质、水量特性并结合以往工程实例,设计采用调节+膜生物反响器〔MBR〕工艺。
膜处理技术,是基于膜别离材料的水处理新技术。膜别离技术的工程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海水淡化。以后,随着各种新型膜的不断问世,膜技术也逐步扩展到城市生活饮用水净化和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医药、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在全球水资源紧缺、受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再生水回用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9
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最初应用是利用超滤膜取代传统的二沉池,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但当时膜技术处于开展初期,膜价格昂贵,寿命短,能耗高,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膜技术的开展和完善,膜生物反响器开始引入城市污水及垃圾填埋渗滤液的处理。这种集成式组合新工艺把生物反响器的生物降解作用和膜的高效别离技术溶于一体,具有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处理负荷高、装置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小、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
膜技术在90年代后期开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膜材料生产的规模化、膜组件及其处理产品的设备化和集成化,膜设备生产技术的普及化和价格群众化,膜技术的开展已经从实验室潜在技术迅速开展成为工程实用技术。已经在许多工程实施中应用,并且可以与传统技术相竞争。
膜生物反响器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的特点。该技术通过膜的高效别离作用,大大提高了泥水别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优势菌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响速率。同时,该工艺能大大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从而根本解决了传统生物方法存在的剩余污泥产量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9
在膜生物反响器中,由中空纤维膜组成的膜组件浸放于好氧曝气区中,~,所以将菌胶团和游离细菌全部保存在曝气池中,只将过滤过的水汇入集水管中排出,从而到达泥水别离,免除了二沉池,各种悬浮颗粒、细菌、藻类、浊度和COD及有机物均得到有效的去除,保证了出水悬浮物接近零的优良出水水质。由于微滤膜的近乎百分之百的菌种隔离作用,可使曝气池中的生物浓度到达一万毫克/升以上,这样不仅提高了曝气池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提高了曝气池的负荷能力,而且大大减少了所需的曝气池容积。池容积的缩小又相应大比例降低了生化系统的土建投资费用。
优点:
〔1〕出水水质标准高,
最新中水回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